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百姓生活 > 正文

取与舍:震后三年,九寨沟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3/5/12 9:50:25 浏览:95

九寨沟回收

九寨沟县新建的五星级熊猫厕所。苏杨摄

九寨沟回收

归来的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瀑布。苏杨摄

九寨沟景区深入走去,有一棵扁桃树立在柏油路中间,车上行走右边,下行走左边——车来车往,它自岿然不动。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说,“遇树让树”,是九寨沟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

以景推城。在九寨沟,处处可见“生态优先”的痕迹——生态挡墙间的动物通道,游客脚下的生态栈道、景区外的旅游环保法庭……

人们可以看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九寨沟恢复重建始终。实际上,九寨沟的三年重建,就是一场“取”与“舍”的考量与抉择。舍,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舍去粗放、落后、消耗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取,是牢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转型创新中蹚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绿色发展中求得发展效益、人民福祉。

有“舍”,有“取”,这是尊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取舍,是发展路径的取舍,也是九寨沟这座生态立县的城市推进“绿色发展”彰扬的城市品格。

取舍之间,相得益彰。取与舍的转换,换来的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们坚持把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动能,既守住了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实践之路。”九寨沟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九寨沟县推进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典范区建设的积极成效。

今年10月,九寨沟县成功获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也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项殊荣的县——这是九寨沟三年重建,在“舍”与“取”的碰撞、平衡中,持续做出的“绿”文章。

舍弃粗放、落后、消耗资源的发展方式

只有果断“舍”,才能更好“得”。就九寨沟而言,“舍”的指向,是明确的。九寨沟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舍,就是要舍弃对生态环境有害的发展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发展向绿色发展转身。

行走在九寨沟,无论是九寨沟、神仙池、爱情海等景区,还是奔腾的白水江,都清澈见底,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宛如人在画中游——美景的背后,是九寨沟“舍”的体现。

“不伤一草一木”,早已融入九寨沟人的共识,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这,是九寨沟的现实需求。生态环境是九寨沟的立县之本,全县有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省第二大林区、全国重要生态屏障、长江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

三年重建中,九寨沟县组建阿坝州生态文明干部学院九寨沟分院,建立生态文明审查机制,成立灾后重建生态文明审查组,组建有61名生态、环境、经管、旅游文化等方面专家的专家库,先后对98个重点重建项目进行生态文明审查,“生态审查不过关,一律不准开工”。并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个县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从制度层面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损害资源的发展方式。

为保护蓝天,九寨沟县相继出台《九寨沟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九寨沟县灾后重建及重大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加强对砂石厂、砖厂、混凝土拌和站等大气重点污染源的环境整治,淘汰11家实心黏土砖瓦窑经营户,完成6个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

2019年,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县域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PM2.5平均浓度为9.6微克/立方米,同比2018年下降41.1%,远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地处岷江上游的九寨沟水资源丰富,过去县域内分布着小水电站。重建三年,九寨沟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积极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拆除保护区外水电站两座、保护区内水电站一座,实现从“依赖水电和矿产开发”向“严格限制水电和矿产开发”的转变。

实施正向引导。政府带头“舍”,群众动起来。

走进九寨沟县白河乡太平村唐玉林家,没有了以前堆满房屋周边的木材,家里用的全是电器设备——这得益于九寨沟县推出的“以电代柴”计划。

“每一度电一般最低可代柴两至三斤,如每户每月用电60度,一户全年可节约烧柴2000斤左右。”九寨沟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电代柴”能够有效保护弥足珍贵的森林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针对参与试点的村民,每度用电补贴0.15元,“以电代柴”推行以来,薪柴砍伐率下降25%,在改变农村居民传统能源消费观念的同时,减少了森林资源消耗。

除以电代柴,九寨沟同时在省内少数民族地区率先启动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厕所革命、路灯工程、庭院经济“五大工程”,建成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处理能力最大的热解气化垃圾分类处理厂,城乡垃圾转运处理率达100%。

今年开始,每个月第一周,是九寨沟绿色生活主题周,推进生态文明理念入心入脑,全面形成绿色生产生活体系。不仅如此,九寨沟旅游环保法庭也揭牌成立,就地、快速解决和处理旅游环保纠纷,在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更注重开展补植复绿及普法宣传工作。

九寨沟回收

九寨沟县神仙池风景区。杨建摄

九寨沟回收

九寨沟县建起罗依现代农业产业园。(九寨沟县委宣传部供图)

蹚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实践新路

有舍,必有取。舍弃了落后、粗放的发展模式,该选取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对此,九寨沟的回答是:坚持生态优先,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生态环境是九寨沟的优势,以生态旅游为核心,延伸生态旅游的产业链。借力“九寨沟”这个大IP,全县实施“全域旅游·生态九寨”战略规划,投入14.5亿元打造九寨爱情海、神仙池等12个景区景点,推出7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世界只有一个九寨沟、九寨沟不只有九寨沟”的全域旅游格局,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

四年时间,依靠“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罗依乡实现了美丽嬗变。走进罗依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园区,“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景、冬有趣”,风景如画,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也发展起来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在罗依现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徐徐铺开。

生态农业方面,积极构建“6 2”农业产业体系,打造6个现代种养基地,培育16个无公害和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成功创建1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县3717.5公顷耕地被认定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培育认证了16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和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家企业产品获准使用“净土阿坝”区域品牌。

生态打底,如何发展工业?九寨沟这样创新作答——探索“飞地”经济,突破九寨沟县本土自然生态环境的限制,建立民族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的合作发展新模式:与四川绵竹、浙江嘉善和平湖共建总投资20亿元的3个“飞地”园区,包括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嘉善—庆元—九寨沟“飞地”产业园和平湖—九寨沟“飞地”科创产业园。

目前,园区建设显成效,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入驻企业1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嘉善—庆元—九寨沟“飞地”产业园入驻首批项目;平湖—九寨沟“飞地”科创产业园挂牌开园,仅2019年“飞地”园区就实现收益909万元。3个园区全面投产运营后,将为九寨沟县“再造一个新财政”。

“未来,九寨沟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乡村振兴进程,不断优化‘6 2’生态农业和‘3 1’绿色工业产业体系,全面构建‘1 6’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建成全省现代服务业强县,努力走出一条以全域旅游为核心支撑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九寨沟县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九寨沟回收

各地游客走进九寨沟景区游览。苏杨摄

九寨沟回收

灾后重建中,九寨沟县进行地灾治理,并栽花种草,进行绿化、美化,图为公路挡墙变花墙。易西摄

取与舍

打造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典范

“有舍才有得。”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既是人生哲学,更是发展智慧。

就九寨沟而言,是如何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取与舍,取舍之间,九寨沟不仅以生态旅游为龙头,融合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初步构建起绿色产业体系。

而更重要的是,守护绿色生态的同时,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在“舍”与“取”之间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典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好九寨沟的一山一水,才能守住群众的金饭碗,筑牢长远发展的本底。

震后三年,九寨归来,85%的区域“补妆”归来,美景依旧——这背后,是重建以来,九寨沟县坚守生态优先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和努力。

震后三个月,《“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就公布,布置五大重点任务,“科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位列第一。“九寨沟重建规划区域中,生态保护区占比达81.44%,这意味着九寨沟灾后重建的路径,要坚持生态优先,将生态文明基因植入重建全过程。”九寨沟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三年重建,九寨沟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动生态项目科学景观化,截至目前,总投资45亿元的51个生态环境修复和256处地灾治理项目全面完工,修复中的5项技术已获国家专利,采用InSAR(干涉雷达)技术在省内率先开展地震7度区详查。

以九寨沟景区内受损严重的火花海修复为例。三年前的地震使火花海出水口堤坝崩塌,形成长40米、宽12米、深15米的决口,湖泊景观消失。经反复论证,科研人员以震损钙华、落石、糯米灰浆等生态材料,修复了坝体、裂缝。防治了次生灾害,恢复了湖泊景观,并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积极肯定。

不仅仅是九寨沟景区。采用肥料缓释、大苗植入等新技术,九寨沟县修复震损林地7.24万亩,完成震损草地补播11.7万亩,建成8.4公里生态挡墙、17个生态停车场和90公里最美景观大道,全县生态系统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

全民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推行专合社参与造林绿化项目。统筹生态建设扶贫资金3403.76万元,聘用生态管护员1397名,投入资金1138.56万元,管护集体和个人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