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办发〔2011〕9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四川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农村公路“十二五”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四川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2006—2010年)是全省交通运输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投资规模最大、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经过5年的超常发展,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运输紧张状况有效缓解,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推进“两个加快”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十二五”(2011—2015年)全省交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是全省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是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继续加快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对快速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完善,支撑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川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制定交通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有效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规划》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着眼于新时期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跨越发展对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新要求,充分与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其他有关重点专项规划衔接,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特征,围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管理,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等发展重点,描绘了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时期。特别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交通运输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个加快”,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纲,以加快灾后公路恢复重建、加快出川高速公路和水运港口建设为重点,抢抓机遇、加快交通发展步伐,改革创新、拓宽交通发展路径,实现交通超常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基本完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川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蜀道难”的历史问题已接近破解。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全省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100亿元,为规划目标的1.65倍,是“十五”时期投资总额的2.8倍。特别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每年完成投资持续大幅增长,3年累计完成投资1665亿元,占整个“十一五”投资的80。到“十一五”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6.6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15.1万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位;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1.8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4500公里;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建设布局全面展开,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公路站场体系逐步建立;内河航道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快,“四江六港”水运建设布局基本展开。
——高速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以进出川大通道为重点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1公里,新增922公里;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建成7个,在建11个。“十一五”累计新开工高速公路3421公里,其中“十一五”后3年新开工高速公路3137公里,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规模达到5893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2位。累计完成投资959.21亿元,是规划目标的1.37倍。
——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建设改造干线公路10045公里,是规划目标的2倍,现有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65.6,路面铺装率达到97.1,分别比“十五”末提高了17.5、6.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投资421.58亿元,是规划目标的4.22倍。
——农村公路实现长足发展。建设农村公路12.7万公里。其中,通乡油路(水泥路)1.9万公里,通村公路5.8万公里,通村水泥路(油路)5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4.7万公里,实现98.4的建制村通公路和90.2的乡镇、53.7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比“十五”末分别提高7.9、31.2、33.7个百分点。建设农村断头公路950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13.42亿元,是规划目标的1.53倍。
——公路运输站场建设覆盖面逐步扩大。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运站7个、货运站1个。新改建县级以上车站93个、农村客运站2384个,是规划目标的1.4倍。累计完成投资33.68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50,是规划目标的1.68倍。成都率先推动和实现运输站场向物流站场、物流园区转型,新都物流中心传化基地已开通公路货运专线近200条,形成以长途联运为主的公路货运港,龙泉物流中心正抓紧建设公路货运集散区,青白江、新津货运公铁联运中心建设也加快实施。
——内河航道建设进展顺利。渠化航道189公里,长江、岷江、嘉陵江三、四级航道分别达到228公里和762公里。完成长江宜宾至泸州段航道整治,实现宜宾以下航道1000吨级船舶昼夜通航。嘉陵江四川段规划的13级航电枢纽建成11级,在建2级。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并加快推进;渠江航道广安段建设工程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8.84亿元,是规划目标的1.47倍。
——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300万吨,达到7995万吨。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95万标箱,达到100万标箱,跨上内河港口百万标箱级新台阶。新增1000吨级泊位13个,达到46个。泸州港二期续建工程顺利推进,泸州港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形成生产能力,宜宾港用2年时间建成并开港试运营,泸州港、宜宾港吞吐能力大大提升。广安港开工建设,南充港、乐山港、广元港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建成和在建规模达到200万标箱。累计完成投资13.64亿元,是规划目标的1.36倍。
2.交通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交通运输应急保障救援任务,同时抢抓灾后恢复重建机遇,编制完成了《四川省灾后公路恢复重建规划》,制定了《加快四川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科学指导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工作。到2010年底,灾后重建项目完成451个,占项目总数的93.4,累计完成投资773亿元,占规划期投资的91.7,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灾区生命线公路网初步形成,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3.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公路运量持续增长,内河水运快速发展。2010年,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23.1亿人、802.2亿人公里、12.1亿吨和985亿吨公里,分别比“十五”末增长45、61、114和273;水路货运量、客运量分别完成5218万吨、2733万人,港口客、货吞吐量分别完成1802万人次和5100万吨,货物吞吐量较“十五”末增加1640万吨。
——运输装备逐步向专业化发展,运力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公路运输营运载客汽车拥有量为50456辆,客位数增加9.4,中高级车比例达到35.9,比“十五”末提高10.1个百分点;营运货车503204辆,较“十五”末增长77.5,其中专用货车18564辆,是“十五”末的5.6倍。
——客运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客运网络进一步延伸。2010年,客运线路达10221条,比“十五”末增加1913条;乡镇、建制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3.7和74.4,比“十五”末提高6.8和11.3个百分点。
4.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十一五”时期,全省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和电子地图系统,实现了国省干线公路路况数据的自动化快速检测,建成了渡口码头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以安全和质量监管为重点,通过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管理系统、道路运政业务系统、道路运输gps监控系统、船舶船员管理系统及“一卡通”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
5.安全监管与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藏区维稳”、“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地质次生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挑战下,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组织和协调,保障了交通运输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加强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监督,进一步完善了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5年建成省、市和企业三级gps监控平台846个、对4万多辆营运车辆实施动态监控;新增码头视频监控点601个、船载移动视频362个;改造农村渡口1000座,实施人行桥工程458座;实施公路安保工程1.5万公里。为各市(州)海事局、各县(市、区)海事处配置海事执法车共计180辆、巡逻艇70多艘。长江干线基本建成泸州海事业务用房和长江干线部分市、县海事工作船码头,长江干线14米以上海巡艇达9艘,提高了海事监管能力和水路运输应急抢险效率,确保了长江干线水上安全应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6.行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进一步加强了交通建设管理,制订并落实了多项公路水路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公路养护管理,制订并印发《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指导意见(试行)》,启动了18个机械化公路养护中心建设,建成36个国家一类治超检测站点;不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18个市(州)、135个县(市、区)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或具体办法。进一步加强了交通运输管理,组织完成了春运、黄金周等重点时期和救灾重建物资、重大装备、藏区维稳运输等重点物资运输任务,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大大提高。进一步健全了交通法规体系,施行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港口管理条例》等行业法规。节能减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进一步深化和深入,初步建立运营车辆燃油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制度,创新“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理念,制订《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规划》,服务区改造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十一五”时期的成功经验。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是推动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主动力。“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特别是2007年底,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将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确定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首要任务。2009年,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全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快了四川交通运输的发展步伐。同时,省政府专门建立了交通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交通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州)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交通建设。另外,省政府还与地方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把交通建设作为本区域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提供环境保障,积极支持交通建设。“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支持四川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和灾后公路恢复重建,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加大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实现交通运输超常发展的重要保障。全省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