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下设单位 > 正文

带着课本行走四方这个暑假边学边游

发布日期:2016/12/12 20:01:06 浏览:55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出门旅游,是不少孩子盼望的事,而一次充满趣味的旅行教会孩子们的,远比刻板的教育要多得多。风景,其实就是一座书院;旅行,也可以是一种教育。在今年这个暑假,让我们和孩子在这座“书院”中边走边读吧。本期,我们首先邀请到了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四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的语文老师,他们会根据同学们的课本内容,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在游玩中学习,寓教于乐。

成都商报记者凌鑫晨王勤

小学篇

《大熊猫》《瀑布》《美丽的武夷山》《长城赞》

推荐人: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张伟亮四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余萍

小朋友们,美丽的暑假开始了,你们准备好投进大自然的怀抱中了吗?

如果你们在“天府之国”—成都,我们可以去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里是可爱的大熊猫的家。还记得一年级下册学过的课文《大熊猫》吗?从那篇课文,我们认识了最最可爱的大熊猫。如果小朋友仔细对比一下,会发现课文中写到的大熊猫和我们看到的一模一样。

“大熊猫的身子胖乎乎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你去逗它,它会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又呼呼地睡了。有时它也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走来走去找东西吃。大熊猫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你看,它抱着竹叶,吃得多香啊!”

在成都,除了深受人们喜爱的大熊猫外,我们还可以去“人间仙境”—九寨沟,领略优美的自然风光。九寨沟阳春妩媚,仲夏绚丽,深秋浓艳,隆冬神奇。一年四季,如诗如画。

如果我们暑假来到九寨沟,便可以尽情陶醉在九寨沟灵性四溢的山水之间。尤其是九寨的水,亦静亦动,动中有静,静中含动,显得分外从容和灵动,恰如我们学过的叶圣陶老先生在《瀑布》中描述的那样: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吹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课文《美丽的武夷山》提到武夷山的溪水时这样赞美:“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如果小朋友来到九寨沟,会惊喜地发现,我们的“童话世界”—九寨沟的水,也有着这样不凡的美。小朋友们,还等什么,赶紧去领略这种“入诗入画”的美吧。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这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长城赞》。小朋友们游览长城时,可以亲身体会长城的壮阔,领略长城的历史悠久。

初中篇

《望岳》《黄河大合唱》《岳阳楼记》

推荐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唐国

带着课本,行走四方,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探寻,这个暑假你准备好了吗?

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使气势磅礴的泰山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都在不断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向往。“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更以《望岳》表达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你有此打算吗?

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创作了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假使你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吟唱着慷慨激昂的曲调,又将是怎样的情景与感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受到如此推崇,无疑与其胜景有关。古有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周密的“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张岱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今有叶圣陶的“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文人墨客争相咏叹的地方,难道不令你心动吗?

还有我国的三大名楼、四大名亭,亦是迁客骚人汇聚、感怀之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灏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范仲淹在岳阳楼撰写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人们誉为千古雄文,故世人有“楼以文存”之说。欧阳修在醉翁亭写下《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闻名遐迩,使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凭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寥寥数语,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当学习这些千古奇文的时候,你或许更想亲临此地去感怀吧?

除了这些古代明贤佳作,你还可以到民间采风哦!到云南,去倾听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云南的歌会》;到绍兴,去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孔乙己》);到天津,去拜会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奇人》;到北京,去观览宏伟的《故宫博物院》,聆听老北京《吆喝》……

高中篇

《上枢密韩太尉书》《出师表》

推荐人: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杨君

利用暑假出门走走,对语文学习的帮助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带着怎样的心态去游?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里有一篇苏辙的文章《上枢密韩太尉书》,文中写到:“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苏辙以为文章是作者气质、性格的显现,气质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于是他离开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

在高中语文教材里,有非常多的内容可以作为同学们的旅游目的地。去武侯祠,可以看到在初中就学过的《出师表》。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武侯祠碑廊里镶嵌着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值得一看。武侯祠还被称为三国圣地,不少三国的典故也能让同学们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浣花溪畔,杜甫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其中不少都选进了我们的语文课本。

同学们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去旅游呢?不妨先读读美学大师朱光潜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不少同学出门旅游抱着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的心态,这说明大家缺乏一种对美学的修养,也缺乏充足的知识积累。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同学们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中所看到的景色结合起来,就如朱光潜先生的文章中所写:“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车书;曹孟德带八十万人马下江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这些惊心动魄的成败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对于我有什么意义?但是长城和短歌行对于我们还是很亲切的,还可以使我们心领神会这些骸骨不存的精神气魂。这几段墙在,这几句诗在,它们永远对于人是亲切的。”

《带着课本行走四方这个暑假边学边游》相关参考资料:
边学边查 立行立改、边干边学、两学一做 边学边查、四方股份、四方达、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武汉四方交通物流、四方 烟草、四方精创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