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下设单位 > 正文

《民银智库研究》2019年第27期:我国旅游行业运行情况及商业银行业务机会分析

发布日期:2020/7/7 10:23:16 浏览:1230

内容提要

旅游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综合性产业,对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旅游业对我国GDP综合贡献率为11.04%,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9%,具有强劲的经济拉动作用。随着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意识增强,旅游消费水平提高,旅游业发展空间广阔。预计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66.0亿人次,同比增长9.0左右;国内旅游收入将达65,38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左右。

当前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阶段。从产业链发展看,上游资源端和中游渠道端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下游消费者从浅层消费向深层体验升级,并整体呈现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从重点领域发展看,旅游景区作为核心资源将实现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特色旅游蓬勃发展,旅游“跨界”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旅游 ”促进产业间不断融合,服务技术与模式持续创新升级。

业务机会:商业银行应以“合理布局,严控风险,创新服务”为指导原则,支持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和具有优质资源的企业:一是积极关注PPP模式的九大旅游新业态领域;二是积极关注具有稀缺资源及升级潜力的景区;三是适度支持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发展;四是谨慎支持主题公园建设发展项目。

风险提示:一是政策变动风险;二是市场竞争风险;三是传统景区营收下降风险;四是主题公园项目违规风险;五是实景演出盈利不及预期风险。

目录

一、我国旅游业行业概况

(一)内涵及特征

(二)外部环境分析

(三)产业链分析

二、我国旅游业运行状况分析

(一)行业空间

(二)经营绩效及竞争格局

(三)细分行业运行特征及趋势

(四)区域分布

三、商业银行业务机会分析

(一)积极关注PPP模式的九大旅游新业态领域

(二)积极关注具有稀缺资源及升级潜力的景区

(三)适度支持特色小镇旅游产业

(四)谨慎支持主题公园建设发展项目

四、风险提示

(一)政策变动风险

(二)市场竞争风险

(三)传统景区营收下降风险

(四)主题公园项目违规风险

(五)实景演出盈利不及预期风险

一、我国旅游行业概况

(一)内涵及特征

1.行业内涵

从广义上而言,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行业的统称,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服务和商品的综合性产业。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涉及的相关产业包括餐饮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景区业、零售业和娱乐服务业等。

2.行业特征

(1)融合度高。旅游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几十个部门,渗透到各个行业,这些相关行业和部门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经营模式、生产特征及产品,但由于共同服务于相同的消费者,因而在同一地理区域内集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旅游资源的开发行业、旅游要素行业以及提供基础设施和环境的相关部门之间形成横向或纵向的复杂联系,旅游业各要素在数量、质量和层次结构上呈现高度关联性。随着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大量健康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 ”融合发展新产品逐步成型,初步形成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

(2)关联性强。由于旅游服务的环环相扣,加之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感观与评价具有一致性,使分布于同一集群的企业间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势。因而,在旅游业中,各领域、各部门的平衡发展和相互协调与整合,对提升正向外部效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季节性强。随着季节的变化,多数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状况会呈现出有规律的消长变化,形成相对固定的旺季和淡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省份)旺季集中于4月-10月,11月至次年3月属于淡季,具体地区淡旺季分界有所不同。除气候因素影响外,旅游业还受到休假制度的影响,春节、国庆、寒暑假、小长假等集中休假期间也形成了旅游旺季。

(4)区域性强。由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的特性,导致了自然旅游资源的区域性特征,而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自然景观的区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区域性,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因此,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具有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

(5)周期性强。整体而言,旅游行业与GDP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国民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会对旅游业产生影响,在经济景气时期,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旅游消费需求随之增长;在经济萧条时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旅游消费需求亦随之下降。但景区由于垄断性和稀缺性,价格保持稳定甚至上涨,不呈周期性波动。

(二)外部环境分析

1.政策环境

2016年以来,旅游行业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受政策和巨大消费需求的推动,全国旅游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旅游以及减税惠民政策的深化实施,旅游投资空间与领域不断扩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快推进,将为旅游国企改革、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WorldTourismAlliance,简称WTA)正式成立,显示了中国主动作为,致力于改善世界旅游治理体系的担当和实力。

2.经济环境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扶贫富民成效显著,国民旅游休闲生活更加精彩,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

(1)宏观经济压力较大,旅游业投资逆势增长

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与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8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8;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随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我国旅游消费将从需求驱动逐渐向供给拉动转变。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2018年以来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更趋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外贸及双向投资带来一定冲击。新常态下,大多数行业投资增长减缓,旅游产业投资却逆势增长,吸引了政府投融资平台、民营企业、非旅企业的跨界投资和大规模进入。旅游业已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开发的引擎性产业。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旅游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

2018年第三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保持平稳,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9.7,较2017年提高0.1个百分点。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增长规模、增长率均占有绝对优势,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高于第一产业增加值45个百分点。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环节,发展后盾坚实。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6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较2017年稳中有进。

(3)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旅游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2018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增幅小幅下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较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约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13元,同比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累计增长8.8。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动旅游发展动力提升。

3.社会环境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大力推进,人们对旅游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以展示自然资源为主的观光旅游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文化旅游日益受到青睐。2018年初,文化部与旅游局结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使文旅产业更加融合发展,在新消费时代、文旅新时代的背景下,文旅特色小镇成为新时代旅游发展的蓝海。

当前,旅游产业社会综合效益更加凸显。2018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4次,旅游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旅游业列“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每年国内约50亿人次的旅游市场,成为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渠道。同时,旅游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国务院2011年设立的“5·19”中国旅游日更成为旅游惠民日,各地推出上万条旅游惠民、便民举措,推动旅游发展成果实现全民共享。

4.技术环境

科技进步不仅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也是产业飞速发展的基石。当前,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管理信息化、旅游装备科技化。在线旅游(OTA)预定业务、电子旅游信息、电子签证和电子商务等正在改变旅游业的市场环境,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也在改变旅游业的传统面貌。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追逐跨越式发展阶段,坚持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以科技为基础的智慧旅游,一直是行业内探索、创新的重要课题。早在“十一五”期间,原国家旅游局就以九寨沟、黄山等为试点,进行了“智慧景区”的有益尝试。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逐步推出“华游”(全国全域旅游全息信息系统)、“世游”(全球旅游全息信息系统)等产品,通过大平台、大网络、大数据来推动旅游发展数字化转型,有望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共享,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景区流量调控智能化。

现阶段,我国“智慧旅游”、“智慧景区”的技术和功能仍存在较大进步空间。相信通过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的耦合,能够有效延长和扩容旅游产业价值链。通过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开发旅游资源,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提高旅游商品研发制作水平。通过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开发兼具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的旅游新产品,不断提升旅游的吸引力、体验性和互动性。

(三)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概况

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将旅游分为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两大部分。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

旅游产业链是旅游业内部不同企业承担不同价值创造职能,共同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上游为旅游服务资源提供商:包括酒店、景区景点、餐饮、旅游商店、旅游车船、休闲娱乐设施等直接服务提供商,以及农业、园林、建筑、金融、保险、通讯、广告媒体、资讯平台等辅助产业和部门;中游为旅游服务资源整合商:包括传统的旅行社以及近些年兴起的在线旅游平台(OTA);下游为旅游服务消费者,即不同出行目的、组成方式的游客。同时文化和旅游部、行业协会等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对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

2.产业链发展趋势

(1)大众旅游时代到来,国内观光游逐步向度假游转型

国内旅游市场方面,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消费市场、消费结构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