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旅游景点 > 正文

旅游人与时间的赛跑九寨沟震后大救援侧记

发布日期:2017/9/5 9:51:39 浏览:1049

播旅游人在抗震救灾和游客疏散工作中的正能量。

江油市抗震救灾服务区是从平武县驶离山区进入平原第一个救助点。这里搭起帐篷,设置了医疗保障、交通保障、通信电力保障、救灾物资等工作组。工作组人员看到,虽然已是晚上11点,但全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仍在坚守岗位,没有一个人在帐篷里休息。

救助点堆放着大批救援物资

连夜赶到平武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在长途客运站里,只见一排排矿泉水、饼干、方便面堆放得整整齐齐,身穿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小姑娘们正紧张地忙碌着。

工作组一到,她们都站了起来。李世宏与她们一一握手,问道:“累吗?困吗?”大家都说不困。

“不困才怪哩!”李局长的这一幽默让大家都笑了起来,“工作不太忙的时候还是换着休息一下,别累坏了。”他握着一位工作人员的手,拍着他的肩头嘱咐,“要善于见缝插针休息,才能连续奋战。”

夜里2点10分,眼看坐满了游客,从德阳应援而来的大巴车师傅老张打着了火,准备驶往成都。“近300台大车从成都、德阳、绵阳集结到平武,就是为了尽快疏散游客。”老张说,“刚到的时候我们还聚在一起聊聊天,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出发,这一趟可得5、6个小时,于是除了吃盒饭都各自在车上打盹儿,热得不行了就吊吊火,吹会儿空调。”

作为四川省的游客集散中心,成都市为了接应和安置各地游客,由成都旅游饭店协会倡议全体会员,向抵达成都的外地游客、轻伤旅客、救援队员提供免费食宿。首批25家酒店拿出了500多个免费房间,大量酒店员工取消了正常休假,只为保证24小时满负荷运转。

一路行来,国家旅游局工作组在大量协调工作同时,都会向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和志愿者们道一声“辛苦了”,而大家一致的回答都是“不辛苦”。

对此,李世宏深有感触地表示,“工作组四川之行,虽然辛苦,但更多的,反而是在一线感受到了以四川旅游人为代表的中国旅游人的坚强、乐观。这是一个巨大收获!”

对于九环线上的干部群众而言,地震灾害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8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场景都还历历在目,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辛苦可谓难言。但是,大家都对苦和累缄口不言,只是默默地做好本职工作。

“这份沉默,既是人们在独特环境中自发形成的默契,更是在党和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迅疾行动中,全体干部群众迸发出的一种坚强。”工作间隙,工作组一位成员对记者这样表示,“热爱,很多时候来自于关爱。”

有一种力量叫牵挂

“要坚决按照习总书记、克强总理的指示批示要求,以游客安全为中心,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做好游客疏散工作。”来自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的指令不断。

“请局长放心,四川省组织的游客疏散工作非常有序,截至目前,所有游客已经被转运到成都、绵阳等地或安置在安全区域。”工作组报给国家局的信息不断。

从工作组在成都落地,作为全国旅游行业当家人的李金早,对游客的牵挂、对一线干部职工的牵挂从未间断。

当然,李金早也时刻牵挂着身在震区的工作组成员。当得知工作组将连夜驱车前往震中时,他一再叮嘱大家注意安全、随时报告行进情况。

于是,一路行来,工作组在每个重要节点都拍下照片,发出真实的现场信息。

非常疲惫,但李世宏对工作组同事们说,“金早局长对游客和旅游人的无限牵挂,就是我们在前方工作的巨大动力。”

国家旅游局的同事和家属们也随时牵挂着工作组成员,两端不时用电话、微信、QQ等询问安危、报告平安。

牵挂,是灾情里的一份温暖。

地震发生后,四川多家旅行社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不少旅行社老总和专线负责人还在家里就开始联系身在九寨的导游。

“震后通讯不畅,电话有时能接通,有时断断续续。”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孙进说,“最近正是九寨旅游的旺季,我们有多个团队在里面。最初联系不上时,成都的工作人员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四川省青年旅行社阳光分社的导游员侯轩在震后与数名游客失散了。由于电话无法打出,他只有挥舞着导游旗撕声呼喊。

就在这无助的时候,旅行社负责人打来电话询问游客和驾导人员的安危。

侯轩顿时力量大增:“快!我把那几个失散游客的电话号码告诉你,你来给他们打电话,通知他们在旗杆下与我汇合……”

在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设立的免费通信点,大量游客和当地务工人员向自己的家人报平安。听到亲人的声音时,这头的人不少失声痛哭,那端的家属长舒了一口气。

29岁的一名女游客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失联阶段,她的丈夫每隔不到一个小时就要向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电话询问。当四川省旅游执法总队的工作人员米海华最终向其确认遇难信息的时候,电话彼端的丈夫泣不成声。

米海华在深夜有感而发,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书写在四川省旅发委的工作群内,引发了大家的安慰和勉励……

无处不在的、无形的牵挂,就是有形的力量,支撑着工作组不顾安危长途奔袭,支撑着四川省旅发委的干部职工熬更守夜连续作战,支撑着各个救援点的旅游人成为游客们的心灵依靠。

安全回家,既需要勇气,也需要一份牵挂。

有一种财富叫困难

“我还有6了,快给我用一下!”大家争抢的,是充电宝。

由属临危受命,国家旅游局工作组出发时有些仓促,很多东西不及准备。为了确保与外界的联系,从成都连夜前往平武的路上,一个充电宝4、5个人轮流用。

在平武,摸查完毕游客的疏散情况、写完工作报告时已是凌晨4点,工作组两个多小时后又将出发;因为没带换洗衣物,一天下来,虽然大家都是满身汗味儿,特别想洗澡,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天热,洗了也没意义……

“我们遇到的这些困难不算什么,四川的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应对地震遇到的才是真困难。”李世宏说,“多难兴邦。此时的困难必将转化为未来的财富。”

的确,大难中的人们,会有苦痛,但苦痛有时会让人愈发坚强。

在通往震中的路上,一块数吨重的巨石挡住了道路,阿坝州旅发委的7名干部职工合力将它推到了路旁;为了及时疏散天堂洲际大酒店的被困游客,工作人员不惜在余震中徒步15公里;震中百姓没有选择第一时间逃离,而是为游客们送来了干粮和棉被……

地震发生时,导游员何敏正在酒店电梯里,这时突然停电,电梯停止运行,轿厢内一片漆黑,不巧的是手机也没电了。不明情况的她吓得一边使劲拍打电梯,一边大声呼救,但却没人响应。绝望中,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她竟徒手掰开电梯门成功逃出。

“这次经历太不寻常,必将在我的从业生涯里写下厚重的一笔。”事后何敏说。

米海华已不是第一次面对突发事件,也不是第一次通宵值守,但却是第一次直面罹难者家属。擦干眼泪后,他仍坚守岗位,一颗心已变得更加坚强。

克服苦难的过程本就是一种磨练,磨练了大家战胜困难的意志,锤炼了大家战胜困难的决心,锻炼了大家战胜苦难的能力。

震后仅仅24小时,包括126名外国游客在内的6万余名游客全部转移至安全区域妥善安置或已转运至绵阳、成都等地,整个游客疏散过程井然有序。

事实证明,历经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多次重大自然灾害检验、不断完善的四川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成效凸显。这不正是“困难”带来的“财富”?

大难中的人们,勇气在汇聚,力量在集合……就像当年“5?12”汶川地震震惊了全世界一样,灾难过后形成的“中国精神”亦同样让全世界震惊。

事实上,2008年,四川旅游化危为机,旅游收入仅用一年就恢复到震前水平。四川旅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次,我们更有信心!”

返京的航班延误了。这正好给了工作组一个难得的“闲暇”,工作组组长李世宏拿起手机,给四川旅发委的“战友”写下了这些话:

“……步子突然停下来,感觉这四天的时间就像四个小时,一晃就过了。忽然停下来,感到有点不适应,脑子里头随即浮出一幅幅画面来,也生出些感动来……”

“这一震,多少困难啊!可不是新闻中几个画面那么简单。大难兴邦,苦难磨练人、锻炼人、锤炼人!而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将变成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四川省旅发委党组书记胡斌收到微信,沉默了一下,缓缓回复到——

有一种感动叫无言,有一种期盼叫等待。

胡斌的话语虽短,但却代表着所有四川旅游人的心声吧。此时此刻,为了游客、为了行业、为了“美丽四川”、为了“美丽中国”,全国旅游人的心,为了数万游客的安危,是紧紧贴在一起的。

与此同时,人们心目中那个最美的“九寨”,没有因为地震被毁,对于更美的“童话世界”,人们需要的,只是并不漫长的等待。

《旅游人与时间的赛跑九寨沟震后大救援侧记》相关参考资料:
九寨沟地震救援、九寨沟救援、四川九寨沟地震救援、九寨沟地震救援直播、九寨沟地震 应急救援、九寨沟地震解放军救援、九寨沟地震感动救援、武警救援九寨沟、九寨沟地震救援物资

上一页  [1] [2]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