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百姓生活 > 正文

1986年,甘肃摄影人,在九寨沟的奇遇

发布日期:2023/4/6 14:08:14 浏览:41

来源时间为:2023-01-03

1986年,甘肃摄影人,在九寨沟的奇遇

2023-01-0314:52:56来源:

广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陇上摄影人,

将甘南从秘境推向摄影天堂

“心若在,梦就在!”摄影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行当。三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一群甘肃摄影人将镜头对准了甘南,开始艰难探索发现之路。

甘南地区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黄土高原、秦岭山脉的交汇之地,特殊的地理构成,使这里成为出入甘、青、川三省的必经之地,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在这里纵横交错,汉、藏、羌等多种文化在此交融。这样的地方,注定成为摄影人向往的地方。

三十年后,甘南已被称为“摄影人的天堂”。古老的小镇郎木寺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

赵广田摄影作品《高原魂》。

三十年前,交通不便,食宿困难,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摄影人是如何用镜头完成他们的发现之路的。

不久前,著名摄影师赵广田,讲述改革开放之初甘肃摄影人在甘南的探索发现往事。

首次获奖,一张照片形成的冲击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那时,摄影人拍摄的思路还停留在“高、大、全”上。一般都是正面形象、笑容满面,或手捧着书本,或干活,笑容满面的脸,必定正面对着镜头。这些照片,固然有它们的优点,但多是摆拍的,而且已经程式化了,束缚了摄影人思路的拓展。而改革开放后,人们恰恰需要在这一方面进行创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搞摄影呢?在思考中,摄影人逐渐迈开了脚步,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将镜头对准了甘南。渐渐地,有关甘南拍摄逐渐出现在报刊上。这是不得了的开端。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983年成立了兰州青年摄影学会,它是今天甘肃现代摄影学会的前身。

在这个探索发现中有两个人不能不提。第一位摄影家是徐家树。当时,他是兰化公司展览工作室主任,在甘南拍了一张作品《心不在焉》。老徐是上海人,善于动脑筋,他将底片冲洗出来后,觉得反差不大,就进行了处理。不是用暗房处理,因为暗房中进行色调分离,分离不出来他想要的那种效果。他想到了用复印机,复印机有个特点,复印一次,色调就加深一次。他将照片进行了多次复印,直至达到他所需要的那种黑白分明的高反差效果。后来,他把一张A3的高反差黑白影印件,装裱后寄出参赛。这张照片以强烈的对比,吸引了人们的眼光,后来荣获了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银质奖。

1990年,观看摄影展的兰州市民。

这是甘肃摄影人中少有的荣誉。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甘肃摄影人首次在国际上获奖。是不是首次,咱不敢说,但它是首张在国际上获奖的甘南题材作品。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此做了专题报道。

第二位是已故摄影家豆俊金,他在甘南拍了一张片子,作品取名《我这一辈子》。这是甘南题材中很有影响的一幅作品。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幅作品一般,没有什么,常见得很。可是,那个时候,坚冰才开始融化。这幅作品,不仅给读者带来新鲜感,更为重要的是将一种摄影理念带给了摄影人,我们可以不拍那些高大全了。

好片子不断,国际国内获奖了,影响大了,摄影人瞄准了甘南。当然不仅有甘肃人,更多是外地的影友。此时,去甘南的路可不好走。

牦牛冲下山,偏三轮翻了

当时,交通不便,下去一趟可不容易。公路大部分是砂石路,从兰州到夏河要走两天,还要在临夏住上一夜。即便这样,班车还不是天天有,有时隔日才能有车。

这就制约了摄影人的创作。好在这时,往来于兰州到甘南间拉木头的车比较多,摄影人想办法拉关系,搭乘拉木头的车前去。可是,有时拉木头的车还顾不上我们。司机吃香得很,农村的人搭车,人家会送点土特产,比如鸡蛋、清油啥的。我们经常看见,站在路边的乡亲,举着鸡挡车。鸡自然就当路费了。那时,胶卷要凭票购买,摄影人自己都舍不得照相,更舍不得给司机照了。摄影人搭车,司机得不到实惠,自然不喜欢捎带。

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摄影人想尽办法。汽车自然是不敢奢望。自行车多,就用自行车。自行车短途可以,长途也不方便。几个人结伴,骑着自行车下去摄影创作。1984年,学会一帮人组织了一个自行车队摄影队,环绕全省进行摄影创作,这在当时还引起了轰动。

自己购车想都没有想过。一些人通过渠道,弄到了偏斗三轮摩托,有了这家伙外出摄影创作方便多了。我们羡慕得不得了。但摩托车也容易出事,听说一辆偏三斗在甘南的路上,一群牦牛突然冲下来,躲避不及,翻了。再说,那时汽油供应也不方便,拉货的汽车都自己带着汽油桶,摩托车只能带个小油桶,或者沿途找朋友们想办法。

可以说,每一张作品背后,都有一段艰难的付出。路上的艰难,比起创作中的艰难那简直无法可比。

三条藏獒,围攻摄影师

到了甘南住宿成了最难解决的事。随着经济发展,交通得到了缓解。至少摄影人下去,能租到车了。当然,车是解放大轿车,或者是驼铃车(甘肃产的轿车),小汽车是租不起的。

住宿问题成了最头痛的问题。1986年的冬天,我和三十多位摄影家租了一辆驼铃车前往甘南拍“晒大佛”的活动。

虽是春节,但我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出发了。赶到郎木寺的那天,走得特别费劲。路况不好,驼铃车一小时跑十多公里,又遇上了鹅毛大雪,一路走一路拍,等到郎木寺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讲述人:赵广田著名摄影家

没有手机啥的,无法提前联系安排。到郎木寺,好不容易找了惟一的一家旅社。服务员早就睡了。敲门,半天才起来。房间倒是有。推门进去,如同冰窖,墙壁上结着厚厚的寒霜,有的地方还挂着冰溜子。有炉子,没木柴,也没煤。看着破被子,气味难闻。咋办,只能这样了。睡吧,大家简单收拾了一下,脱了鞋,裹着被子就入睡了。

甘南各个县城宾馆很少,县城最好的是招待所。一个县城就一家招待所。小旅社非常少,住宿是个大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找朋友,我们和各地影友的亲密关系就是这时建立起来的。住武装部,住学校,甚至住过马棚。吃就更难了,海拔高面片半生不熟,到了有些地方,我们到厨房里帮忙炒菜。

辛苦不算啥。有时候,还会遇到危险。一次,在玛曲草原上,影友左竹林,脱离大部队行动,他想选个好点。结果刚上到山坡上,三条藏獒就把他围上了。藏獒咬人不叫,偷偷上来的。情况危险极了,左竹林一手舞者三脚架,一手抡着相机,同藏獒对峙起来。不远处的我们都被吓傻了。一只藏獒就能致人死地,三只藏獒围攻,后果可想而知。没人记得按快门拍张照片,只是大喊、大叫希望能喝止住藏獒。同时,叫主人出来。或许是藏獒被他抡起的相机吓住了,没有进攻,不久主人赶来,喝止了藏獒。我们跑到左竹林身边,看到他的头上为数不多的头发,还在直立着。

1990年,司马、钱志勇、蒋震北在评选照片。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左竹林这样幸运。兰州的一位老摄影师采风活动上厕所时,遇藏獒袭击,肠子都流了出来。幸好抢救及时,总算保住了命。

摄影人有付出,也得到了收获。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甘南吸引全国各地影友,摄于甘南的片子在全国频频获奖。甘南逐渐成了摄影天堂,甘肃摄影人功不可没。

九寨沟的国庆节

不仅甘南被摄影人挖掘了出来,九寨沟能有今天的影响,也和甘肃摄影人密不可分。1986年,一帮甘肃摄影人在九寨沟度过了一个难忘国庆节。这是中国摄影人早期对九寨沟的关注。

知道有九寨沟这么个地方,还是自行车摄影队的功劳。当时,九寨沟叫南坪县,自行车摄影队路过时发现,那里的风光真不错。都说没有想到,在陇南边上还有这么一块宝地。

回来后,打算下去,准备搞一批作品,就联络影友。那时,交通成本很高,联络的影友多,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支出。联系了三十多人,计划在九月底出去,正是拍风光的好季节。那时,国庆节放两三天假,时间不够都要请假。这一趟,前前后后至少要七八天时间。路上走了三天,总算在国庆节那天赶到了九寨沟。

1984年,首次组织的自行车摄影小分队。

那时,九寨沟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虽然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基本上没有人管,我们想拍哪里就拍哪里。不像现在,人山人海,拍回来的照片上,全是游客。

那次,我们住在伐木工人的工棚里。没有电,提前在县城采购了蜡烛。这是个难忘的国庆之夜。我们点上蜡烛,把从路上买的鸡收拾好,炒上,再将随身带的各种食品拿出来,组织了一次联欢。

当地藏族同胞热情得很,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他们也表演了各种节目。那个夜晚真是难忘,摄影就是这样有苦有乐,现在算算时光转眼就过去了近三十年(时在2012年),三十年不算短,不容易啊。

兰州老王原创作品,非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必究。

联络邮箱:358030614@qq。com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