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资讯杂谈 > 正文

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九寨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发布日期:2015/12/31 4:07:05 浏览:493

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在新的起点推进我省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各位委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围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部署,共商发展大计,共图跨越大业,取得了重要成果。这是一次民主和谐的大会、求真务实的大会、团结奋进的大会,对于进一步统一全省各族人民的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议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政协领导班子。这里,我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向会议的圆满成功,向当选的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同志和各位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5年,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为推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年龄和任职年限的原因,省九届政协主席秦玉琴同志和部分副主席不再担任省政协领导职务。他们为我省改革发展和政协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们向玉琴同志和其他不再担任省政协领导职务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对省九届政协各位委员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就将四川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问题谈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研究。

一、定位与构想

党的十七大勾画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宏伟蓝图。面对新的形势,站在新的起点,四川发展怎么办?这是全省人民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明确回答的现实问题。前不久召开的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部署,明确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形成了“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确立了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这一引领四川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这一定位,是审视省情、谋划跨越的发展性定位。科学分析形势,准确把握省情,是谋划发展、制定战略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去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历届省委在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开拓奋进中,形成了许多好思路,创造了许多好经验。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落后时代,这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更是应有的政治品格。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与时俱进地把我省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审视和全面认识省情,我们既要从纵向看进步,也要从横向比差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过800美元比全国晚5年,过1000美元比全国晚4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发展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差距和不足,要求我们在谋划发展和明确定位时,必须体现紧迫性和忧患意识,必然要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充分发展。我省经济总量已经跨过1万亿元,从沿海发达省市走过的历程看,抓住时机持续一个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战略定位准确、发展路子正确、工作举措有力,我省完全能够在新起点上实现连续多年快速发展。正是基于对省情的再思考再认识,我们确立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坚定不移地走跨越发展之路。

(二)这一定位,是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的开放性定位。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战略,都不能关起门来定位。四川不是盆地的四川,而是西部的四川、中国的四川、面向世界的四川。尤其要看到,我省是西部大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通过凸显四川这一特殊地位,国家面向西部的一些支持政策、覆盖西部的一些基础设施、发展西部的一些特色产业,我们就能争取在四川先行先试、建立建设。我们就是要从这样的视角来确立发展定位,打好西部这一副牌,而不是四川这一张牌。找准四川在西部发展中的定位,也就找准了四川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定位。着眼西部,放眼全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我省发展就能处于更优势的地位,争取更有利的政策,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扩展更广阔的空间。

(三)这一定位,是遵循规律、创造优势的科学性定位。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转化现实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趋势。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中,谁抢先形成经济高地,谁就能抢占先机,形成率先发展的强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我们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正是把握发展大势、遵循经济规律作出的决策。确立这一定位,不仅理论有依据,而且实践有基础、现实有优势。从区位看,四川存在不沿边不靠海的先天不足,但也有独特条件和巨大潜力。我省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是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科学定位区位功能,积极创造区位优势,打造经济发展高地,必将带动和发挥我省其他方面的优势,显著提升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四)这一定位,是顺应民心、体现民意的务实性定位。抓住发展,就从本质上把握住了人民的期待。加快发展,就是最好的为民富民。近两个月来,我先后到21个市(州)开展调研,看到了各地竞相发展、共促跨越的良好势头,真切感受到了全省上下思干思进、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立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定位,得到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省委确立了实现全面小康“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左右;第二步,到2015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6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000元左右;第三步,到2020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7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000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接近或达到当年全国水平。可以说,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发展的定位,也是富民的定位。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大的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全省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团结拼搏,四川的发展一定会实现又好又快,全川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

二、内涵与任务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既是事关我省发展全局的战略定位,也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战略任务。就建设经济发展高地而言,枢纽、中心、基地是基本内容。“枢纽”凸显和提升区位优势,“中心”巩固和强化区域功能,“基地”支撑和增强高地实力。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省委提出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这既是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基本内涵,也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具体任务。

(一)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核心在打造枢纽。区域的竞争,核心是枢纽之争。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对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意义。我们首先应转变交通建设理念,把构建交通枢纽作为我省现阶段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纲,抢先形成枢纽,合理形成枢纽,分层次形成枢纽,努力变“蜀道难”为“蜀道通”。

改变“蜀道难”,铁路要先行。现在,我省东有成渝线、达成线,南有成昆线、内昆线,北有宝成线,西边和西北方向没有铁路。前不久,我省与铁道部签署加快铁路建设的部省会谈纪要,双方商定通力合作,加快推进四川铁路建设,强化成都铁路枢纽地位和功能。拟将成都至甘肃哈达铺到兰州、成都至贵阳、成都至江油延伸至西安、成渝城际、川藏铁路等6条铁路纳入全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调整方案,并抓紧开展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6条铁路总里程约4900公里,总投资约3100亿元,其中四川省境内总里程约1900公里,总投资约1400亿元,出川铁路大通道将由现在的4条增至10条。这样将形成成都至周边省会城市贵阳、兰州、昆明、西安、武汉4小时交通圈,成都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8小时交通圈。从今年开始至2012年,5年时间内全省将新增铁路1200公里以上。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尽快新修成都—兰州、成都—贵阳铁路。成都—兰州线,全长713公里,按一级双线、时速200公里的标准设计,从成都出发,经彭州向北经阿坝、松潘、九寨沟县,进入甘肃在哈达铺与拟建兰渝线相接,把西北物流接引过来。成都—贵阳线,全长679公里,需新建514公里,按一级双线、时速200公里的标准设计,从成都出发,利用拟建的绵成乐城际客运专线,经乐山、宜宾、云南威信、贵州毕节到贵阳。这样,形成贯通大西北和大西南的兰州—成都—贵阳大通道,并与已经和正在建设的从贵阳到广西、广东的铁路连在一起,从而架起从中国沿海经西南西北、进入中亚、走向欧洲的新欧亚大陆桥,必将极大地提升成都的交通枢纽地位。我们将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一方面尽快与周边省份连接贯通,争取出川公路通道由现在的6条增加到14条;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和完善省内高速公路骨架路网,力争2010年通车里程达到3160公里。同时,加快扩建泸州和宜宾两个港口大吨位、集装箱码头,提高长江水道运输能力。

巩固和提升成都作为西部最大航空枢纽的优势地位,对于把我省建设成为西部开放的前沿,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国际化大都市和西部国际旅游城市,具有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我省双流国际机场去年进出港人次近2000万,不扩建已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必须抓紧建设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和新航站楼,开通更多的国际国内航线,特别是要开通更多的至欧美发达国家的航线。

(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关键在构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资源、人才、信息总是受利益驱动向中心流动。中心既有聚集效应,也有辐射效应,自身还有服务功能。从历史沿革、现实条件和发展需要来看,我省最有基础、最有必要、最为急迫建成的区域性中心,主要是物流、商贸、金融三个中心。

一是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建设经济发展高地,必须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便捷性服务优势,发挥配套产业、支持生产、扩大消费的作用。我们提出建设西部物流中心,目的就在这里。在建设合理完善交通网络的基础上,要抓三个关键环节:首先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实际上就是第三方物流,符合大分工、大协作、大配套的要求。其次是培育发展物流龙头企业。我们要支持本地物流企业做大,更要招大引强,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迅速把我们的物流网络扩散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第三是加快物流节点建设。支持成都建设省一级物流节点,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二、三级物流节点,规划建设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同时,积极推行“大通关”,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改善物流发展的软环境。

二是建设西部商贸中心。商贸既促进经济繁荣,又提升城市品位。在一定意义上讲,发达的商贸中心,是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标志之一。四川历来是西南地区物资集散中心,要巩固传统优势,更要着力发展现代商贸,增创新的优势,尽快形成“西部商贸中心”。要从建市场、强辐射、上档次三个方面巩固和提升:建市场,重点是要规划建设一批面向西部乃至全国的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的专业性市场,发展一批容量大、门类多、功能优的综合性市场,打造多业态、多功能、高品位的区域特色商贸区;强辐射,重点是要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市场连接和拓展,通过企业的引进来、走出去,扩大在西部和全国的市场辐射力和影响力;上档次,重点是要用现代理念和方式经营商贸,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商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会展等现代商贸业态,兴建一批集聚国内外精品名牌、具有较高档次的大型商贸设施,提高商贸现代化水平。

三是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目前,成都已成为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建立后台服务中心的首选城市之一,我们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条件很好、基础很好。要积极引银入川,使四川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西部的主要聚集地。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机构到成都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他们开展多形式、多品种的金融业务。尤其要大力发展金融后台业务,形成服务西部的跨省区市金融结算中心。

(三)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根本在做强基地。经济发展高地,一定要以产业作支撑。从我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出发,要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四大基地。

一是依托我省水能、天然气、钒钛等资源,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这三大资源我省蕴藏量均居全国第一。要开发大资源,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三江”水电基地、全国最大的川东北天然气资源开发基地、世界最大的攀西钒钛基地。

二是依托我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工程机械等现有的良好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大力支持东方、二重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提高德阳在全国重装制造业的地位。积极发展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农用机械等产业,加强协作配套,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

三是依托我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树立“技术就是经济”的观念,围绕整合科教资源、科技成果转化这两个主要环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军民结合、中央科研单位与地方发展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实现产业化,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科技的跨越促进发展的跨越。

四是依托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我们要变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关键在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商品率。

建设“四基地”,必须做大重点产业、做强骨干企业、做优主打产品。就全省来讲,我们将大力实施“7 3”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的产业。要培育发展大企业集团。目前,我省大企业既不大也不多,年销售收入过300亿的只有2户,200—300亿的只有2户,100—200亿的13户,全省过百亿的企业总共才17户,必须打造更多百亿企业。产业和企业发展最终要落到产品上,要大力发展一批附加值高、关联性强、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尤其要抓好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居前列的优势产品。我省的多晶硅、铝业等有基础、有优势,完全可以做大,关键是要迅速扩大规模。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促进集约集群发展。

(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出路在开放合作。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没有大开放就没有大突破,没有大合作就没有大发展。我省开放合作的潜力很大,特别是随着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趋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难得。为此,我们要实施“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开放合作战略,不断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

“三向拓展”,就是要突出南向,以西南出海大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为纽带,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加强东向,依托通江达海快速通道,强化对日韩等东亚市场的开拓,积极拓展欧美市场;畅通西向,大力开发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通过重点方向的拓展,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优化外贸结构,发展加工贸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大格局。要高度重视外事工作,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馆,进一步提升四川在西部的开放前沿地位。

“四层推进”,就是要扩大区域合作,以分工协作和整合资源为主题,努力加强西南协作和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强化次区域合作,以互动共进为主题,共同建设成渝经济区;促进泛区域合作,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积极对接长三角合作,同时加强与中部省市的合作和与台港澳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以拓展市场、互补发展为主题,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三、共识与力量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和根本利益所在,需要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和发动群众,带领实践,带头实践,当好表率;全省各族人民要充分发挥主体力量和主人翁作用,热爱四川,建设四川,积极投身到推进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贡献智慧和凝聚力量的作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后5年,是我省推进跨越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时期,也是政协工作大有可为的重要时期,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这里,我提几点希望。

第一,发挥群英荟萃、智力密集的人才优势,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言献策。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履行职能的切入点。围绕实施“一主、三化、三加强”、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等重大部署,选准角度,突出重点,确定课题,广泛开展调研,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第二,发挥联系广泛、内引外联的组织优势,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凝聚力量。要充分调动广大委员和所联系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充分利用海内外的联系,促进开放合作;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跨越发展上来。

第三,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优势,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支持。要积极探索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新形式、新途径,组织和参加有关考察、调研、检查、评议等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寓民主监督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之中,推动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第四,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营造环境。要深入到各自联系的成员和群众中去,认真倾听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维护稳定等工作。要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努力营造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

加强自身建设,是政协组织履行职能、做好工作的基础。希望新一届省政协领导班子带头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组织和领导政协委员履行职责。政协委员要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和政治责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政协机关要努力建成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的机关,为各位委员开展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政协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不断提高政协工作水平。

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政协按照章程开展工作,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大对政协机关干部的培养、使用、交流力度,关心政协干部的成长和进步。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