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企业单位 > 正文

熊猫舞流传在九寨地区的独特文化

发布日期:2016/10/9 3:01:40 浏览:451

九寨沟舞蹈队,熊猫舞流传在九寨地区的独特文化 广场舞我的九寨、广场舞我的九寨背面、我的九寨广场舞、糖豆广场舞我的九寨。

url:,id:0

王望

童话世界,人间天堂。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凝聚着世人对九寨沟的笃厚爱恋和向往。这既是大自然慷慨到极致的馈赠,同时也离不开神秘多姿的民俗文化的存映。在琳琅满目的民俗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舞蹈,那就是九寨沟白马藏族的熊猫舞。

“熊猫舞“原本是白马藏族人原始的傩祭祀活动,属于原生傩祭祀舞蹈,主要表现熊猫的生活习性及各种动作,是白马人生活方式、生存模式的再现,主要以打击乐为伴奏,乐器以鼓、钹为主。每当到了正月初五(平武、木座等乡开始的时间),正月十三题(文县、九寨沟县开始的时间,一般于正月十八结束),白马藏人就会将面具集中在一起,每个村寨有3个、6个或12个面具和负责主持当年活动的人)统一保管,在村里挑选青年男子若干人将面具戴在头上,到各家各户、村头寨尾按传统动作舞蹈,它除了具有白马藏族其他傩舞的敬神请神、撵贵驱邪、保佑平安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娱乐和狂欢的特征。另外,在面具的制作上也独具特色,现存白马藏族的傩舞面具几乎都是木刻而制,而熊猫舞的面具则保留了最原始的形态,是去骨做成的熊猫头标本,应该属于面具的最初形式,是白马人古代宗教文化的缩影。

熊猫舞用莽号、鼓、钹作伴奏,其基本节奏型为两拍子。舞步在模仿大熊猫动作体态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人格化的夸张变形,憨态可掬,十分逗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动作为“熊猫吃竹”、“熊猫喝水”、“熊猫爬树”、“熊猫垒窝”、“熊猫嬉戏”等。过程中还可加入舞者即兴的段落,与围观者嬉闹互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细节处也尽显陇南、川西北交界地带的传统艺术特征。“熊猫舞”的表演形式以双人对舞为主。从现有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看,“熊猫舞”是白马藏族傩舞最源头文化遗存,也是反熊部落傩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形式上,熊猫傩舞经历了由熊猫毛皮作为扮相舞蹈,转而以其他兽皮替代,这些演变归因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逐渐推移。熊猫傩舞在表演艺术和表演的方法上均有古代的程式和舞步,显得有章有节,自始至终都体现了熊猫的生活规律特征。表演时。由会首在村里挑选2名年轻精干的小伙子,扮演成熊猫的形象,舞者身披熊皮、头戴熊猫面具,并在头部增添很多装饰,舞者一手拿棍棒(法器),一手拿牛尾,用腰带把熊皮扎紧,后面留一个类似于尾巴一样的长穗子,身挂铜铃,在固定的场院中随打击乐伴奏进行舞蹈,打击乐伴奏音型较为固定,形体动作主要体现在手脚的变化上,打击乐一般随傩舞舞步的频率和动作身法的起伏演奏,速度和节拍变化较小。从表演内容上看,熊猫傩舞主要是以熊猫为主题,表演熊猫的生活规律和各种姿态。如:熊猫吃箭竹、熊猫喝水、熊猫爬树、熊猫打滚、熊猫嬉戏、熊猫睡觉等。但“熊猫舞”同样属于傩祭祀舞蹈,所以,依然具有请神、驱鬼、保平安的功能。在表演时,首先由两个装扮好的傩舞者手拿棍子,在固定的场院队长锣鼓的伴奏,进行表演前的准备,也算是清场,接着便是请神,舞者右手拿棍,左手拿牛尾,虔诚地向上天请愿,做请神状。正式表演开始后,舞者手拿牛尾和棍棒细腻地模仿熊猫的各种姿态,一会做地上翻滚动作,一会儿做爬树动作,表演者模仿熊猫的动作越像,表演就越成功。熊猫舞在娱乐和狂欢的基础上实现祭祀和驱邪的功能。熊猫舞通过在本族群文化体系下建构起一个特定的仪式空间,以此获得一种狂欢的体验。狂欢是舞蹈的终极目的。其独特性在于舞蹈的程式不是通过严格的宗教仪式来实现,而是以狂欢及其所带来的体验贯穿整个仪式过程,从而达到狂欢与祭祀的双重功能,这也是熊猫舞最独特的地方。

“熊猫舞”是白马藏人原始的傩舞,其文化的发祥地居于今天西北的甘肃地区。傩的原生地是中国西部偏北的地区,与长江的发源地相去不远。虽然族人由西北向西南迁徙,但他们的文化却一直被保留下来。九寨沟县的“熊猫舞”是在白马藏人祖先崇拜和部落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所戴的熊猫面具,是古代原始崇拜的表象。如今的白马藏人对面具代表的形象认为是白马人的保护神,其实这是古代祖先崇拜与原始图腾崇拜的结合,而被后来组人神话了的形象。在古代各民族中,他们认为祖先神既能保佑赐福,也能降灾于子孙后代,具有无穷的法力。这些熊猫面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底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分不开的,它是白马藏人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思维发展和宗教情感的产物。

“熊猫舞”面具的造型是动物形象,仔细看它不像熊猫倒像熊,而且面目狰狞用以威吓鬼怪,这与族人对古代动物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白马藏人的面具几乎普遍带有黑熊的形象,这与早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山海经·西山经》卷二记载:“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嶓冢山在今天的甘肃陇南地区,就是现在的白马藏族的居住地,此处多熊罴。白马藏族把熊作为崇拜对象正式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一种反映。据《周礼·春官·司马政官之职》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方相氏作为与妖怪斗争的代表人物,他以狰狞的装扮为主要特征,这足以使妖邪鬼怪屈服,这种假面具具有一种内蓄超自然的神灵之力,以其外在的威严之势为人们祈祷福祉并驱散恶灵的道具。汉代傩祭中除方相氏之外,还出现了木质面具“十二神兽”,在白马藏族中称之为“麻昼”或“十二相舞”。“熊猫舞”是早期的傩祭祀传说的以模仿动物的跳舞来驱逐疫鬼,先民们对头颅的崇拜使其对禽兽的模仿要关注头部。广西扶绥县的崖壁画上,把鸟类形象画在正身的首领人像的头顶上;宁明县花山崖画上,则把动物(有人明确指认为犬)画在正身首领人像的头顶上。在古代诸多文献中就有关于缘故以来的巫傩的许多记载。周代的傩已经撤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祭祀的“傩仪”、表演的“傩舞”。汉代已经形成了有固定仪式的傩舞。其主要目的就是驱疫逐恶鬼。《后汉书》(礼仪志)有这样的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因作方相与十二兽傩,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此习俗传至隋代。汉代宫廷流行的这种傩舞,无论是功能还是形式,都与现在白马人的“熊猫舞”具有相似之处。白马人的先民对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瘟疫等现象无法解释,总觉得这是鬼神的作用,因而他们戴上假面具,作为神的代言人为人们禳灾除邪、驱逐疫鬼,这样就可以保平安。起初很可能仅仅是戴假面具来恐吓恶鬼,后来逐渐成为巫师戴着假面具进行祭祀,久而久之这种别具风格的戴着假面的祭祀方式广泛地被广大民众所采纳,成为了民间带有祭祀、娱性、狂欢等多种功能的原始宗教舞蹈。

熊猫傩舞是上古时期原始狩猎的产物,傩舞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术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取起码的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进行两种互为关联的生产活动---物质生产和人口的繁殖,从而展示人类早期生命的价值。因此,要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要和猛兽作斗争,而狩猎仪式是当时主要的仪式,先民们为了获取和战胜更多野物,便用臆想的、虚幻的手段模仿动物的行为,企图以此代替实际过程,获得狩猎成功。原始人以为借模仿动物或自然形象,希望获得一种魔力,对他们来说,形象与原本是相互渗透的,而原本也是形象互渗的,所以,拥有形象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占有原本。对于白马藏人这种模仿性的熊猫傩舞,同样属于原始狩猎后的庆典,主要包含了酬谢神灵、保来日平安发内容。至于佩戴熊猫面具,则明显包含有驱逐疫鬼的内涵。因为这种戴有图腾意味的面具,在白马人心目中,具有驱逐恶魔和鬼怪的作用。所以熊猫舞同时又是一种用以恐吓幽灵、恶魔、鬼怪的舞蹈。因为只有凶猛恐怖者才能退鬼、逐疫。所以。虽然熊猫是憨态可掬的,但跳熊猫傩舞的面具却是凶猛可怕的,而跳熊猫舞者也打扮得浑身长毛,人看了也毛骨悚然,何况鬼乎。

《熊猫舞流传在九寨地区的独特文化》相关参考资料:
九寨 熊猫海、广场舞我的九寨、九寨 城建局、九寨 公安、九寨 打人、九寨 暴雨、九寨 旅游业、九寨 山火、九寨 巡警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