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企业单位 > 正文

致敬全国青年女科技工作者

发布日期:2023/3/9 13:53:06 浏览:89

来源时间为:2023-03-08

在人类科技文明的璀璨星河中,闪耀着一个个光辉的女性名字;在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处处有科技女性创新创造的身影。

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自己不懈的科学追求,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担当和丰硕的科研成果,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第113个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重温新时代女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故事,感受她们的风采风貌!

古代人类基因密码破译者

付巧妹全国青联常委、中青科协理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关于人类演化的历史有一个精妙的比喻:将地球的46亿年历史压缩成一天,人类在最后的38秒以南方古猿的身份登场。新兴而前沿的古DNA研究为破解最后这“38秒”里的许多谜题提供了新的可能,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付巧妹正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2017年,付巧妹与团队通过开发的古DNA捕获技术成功获取四万年前北京田园洞人的古基因组。这是中国第一例人类古基因组,也是目前为止东亚最古老的早期现代人基因组,Science期刊评价其填补了东亚在地理和时间尺度上的巨大空白。在研究领域,她大规模捕获测序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绘制出东亚四万年来人群的动态遗传图谱及特有适应性基因的选择机制。

用奋斗书写北斗新篇章

徐颖全国青联常委、中青科协理事,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导航系部副主任

2018年,“80后”的徐颖接到了北斗试验的任务,对于当时刚刚博士毕业的徐颖来说压力和挑战巨大。但是,徐颖和自己的团队没有放弃,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她提出了天基、空基、地基的导航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完成了国内首个基于低轨卫星的北斗信号增强技术试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2020年7月组网完成至今已经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徐颖用自己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攻克了一系列国产自主化的核心技术,现在她依然在为北斗的后续应用攻关。

专注解读肿瘤基因密码

吴晨全国青联常委、中青科协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吴晨,是一名解读癌症密码的肿瘤医院研究员,专注于破译食管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因密码”。博士毕业后的她本有机会在美国继续她的研究,在哈佛大学完成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但她毅然选择回国。“解决食管鳞癌的问题,只能靠中国科学家自己。”她紧盯原始创新,注重核心技术,承担起青年科学家的责任。

常与肿瘤患者打交道的吴晨,用专业技术攻坚克难,以达到精准治疗的效果,在揭示肿瘤易感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与患者预后差异方面成绩突出,先后摘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学奖”等各类奖项。

再生医学前沿的探索者

王琳全国青联委员、中青科协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检验系主任、再生医学中心主任、再生医学交叉与转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她是立志报国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十年前回国创立了华中地区首个再生医学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再生医学关键生物材料的创新研发与创伤修复新策略的转化研究,系列工作开创了丝胶在生物医学中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使我国在该领域迈入了国际前沿。

她是新冠疫情阻击战中的“隐形”英雄;在武汉疫情期间她临危受命,带领团队迅速开展核酸检测,为加快检测而拼尽全力,完成核酸检测总量湖北省第一,使大量病人得到及时确诊和救治,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等。

向海图强的破浪先锋

邹丽中青科协理事,大连理工大学船舶水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与大海打交道,这听起来似乎应该是男儿该做的事,但邹丽却巾帼不让须眉,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研发”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地从事海洋工程环境与海洋工程装备研究,全身心投入到解决“沉睡”海底珍贵的多金属结核提取的技术难题中。攻克深海矿产输送核心技术、研制关键装备系统……2021年8月,她带领团队,历时23天,在南海西沙成功的完成了我国首次深海矿产智能混输系统“长远号”500米深度海上试验,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智能的3000米深级混输系统成套解决方案。

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创新者

周欢萍中青科协理事,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2015年,周欢萍还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做博士后。同年,她毅然回国,成为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特聘研究员。她说,“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可以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将每个角落的阳光都收集起来,变成电能为我们所用。”

通过分子工程的手段及微纳技术精确控制薄膜的生长、缺陷的钝化(抑制)、以及载流子输运通道,周欢萍和她的团队正解决材料在基于溶液法制备工艺过程中带来的质量低(载流子复合率高),以及材料在工况下光、热不稳定的问题,并显著提升了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和寿命。

“大地的女儿”撬开震后灾害的“盲盒”

范宣梅中青科协理事,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

2008年,在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专业就读本科的范宣梅,在震后来到北川震区,目睹强震引发的“灾害链”:道路冲毁、房屋倒塌、河流堵塞。作为一名研究地质灾害的学者,她隐隐觉得,或许自己能做点什么,让科技之光照亮震后应急这一盲区。于是,她变换了研究方向,选择了最难的方向之一,与大地震以及地震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缠斗”。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她一直聚焦“强震地质灾害机理与预测”研究,研究成果被实际应用于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及2022年泸定地震等多次地震后的应急救援、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追寻晶体世界不完美的“美”

余倩中青科协会员,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工程研究成果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表现,即便只是做了一点点贡献,也希望是在自己的祖国。”2014年,余倩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回国到浙江大学工作,成为当时该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金属学是一个很古老学科,这个学科不容易做出什么新成果。但余倩始终坚定认为,我国高速发展的高科技工业对先进金属材料发展的要求是刚需。为此,她致力于探索晶体世界不完美的“美”,利用晶体缺陷来提升材料性能,为先进合金设计和性能提高提供了重要指导。余倩所揭示的钛合金本征变形机理在《科学》杂志的发表,补充和完善了传统固溶强化的理论,并解释了氧原子直接对钛合金缺陷结构进行调控这一之前不被理解的现象,对工业应用起到十分重要的理论支撑。

她们,只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的女青年科技工作者们的缩影。这样的青年科学家们还有很多很多。柔肩担重任,巾帼展芳华。今天,让我们共同致敬那些为科技事业贡献出伟大力量的全国女性科技工作者们!感受来自“她”的伟大力量!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最新企业单位
  • 阿坝九寨沟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被警告并退还超04-30

    来源时间为:2023-12-15金融界2023年12月8日消息,阿坝九寨沟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因14.513吨省级储备菜籽油未按期轮换,被松潘县发展和改革局……

  • [担保]中国电建04-29

    来源时间为:2024-04-26原标题::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对外担保计划事项的核查意见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 “爱心爸妈点亮未来”丨为爱出发让爱相伴04-29

    来源时间为:2024-04-18尊敬的各级妇联干部,党员女干部,女代表、女委员,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女企业家及社会各界爱心组织(人士……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