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下设单位 > 正文

汇集全球智慧共论世遗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九寨沟开幕

发布日期:2021/12/5 21:53:20 浏览:188

来源时间为:2021-09-26

四川在线记者边钰徐中成摄影向宇

9月26日,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阿坝州九寨沟拉开帷幕。当天,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三大国际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国际旅游科学院四大顶级科研机构和亚洲、澳洲、欧洲、北美洲的专家、学者以及管理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世界自然遗产地如何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与恢复重建、如何提升遗产地韧性能力来促进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世界自然遗产地凝结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与会者一致认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既需要全球合作,也需要运用科学技术,使得其保护更为精细化、科学化,从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凸显世遗效应以全球视野呵护生态净土

嘉宾

提到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韧性能力。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与监测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解释,所谓韧性是生态学家Holling于1973年首次将恢复力概念引入到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中,并将其定义为生态系统面对变化时保持在一个特定状态的能力。后来,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提出了恢复力的不同定义,但其共同点就是把恢复力理解为系统应对变化和扰动的“能力”。

面对当下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破坏,世界自然遗产地如何提升韧性能力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自然保护地委员会专家哈维•洛克以“变化世界中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角色与韧性”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演讲中,他呼吁加强国际团结,通过促进人与自然的新关系来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离不开全球合作。这一点也得到了柯瑞卿·卡隆基的赞同。柯瑞卿·卡隆基是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院长。当天,她以“强化与高校伙伴关系,提升世界遗产地韧性能力展望”为题,阐述了自己对于九寨沟保护的建议。她指出,当今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建立高校和世界遗产地之间的跨国合作模式刻不容缓,尤其是要在高校课程里实现多学科融合,通过综合多学科力量来建设世界遗产地韧性能力。“以九寨沟举例,当下其面临的不少环境保护问题都和化学有关,我们是否可以联动当地大学生、四川的大学生,以及国外的大学生,在这里联合进行化学学科的研究。”同时,基于九寨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她建议可联动高校,在九寨沟进行跨国研究,“可以在这建设一个基地,吸引来自全球不同学校的学生、学者来这里,进行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

科技为支撑打造自然遗产地修复“中国样本”

圆桌会

此次会议是九寨沟全域恢复开放之际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2017年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后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活动。这样的背景下,九寨沟震后科学修复也自然成为关注焦点。震后,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裴向军教授牵头,和团队开始九寨沟火花海的修复之旅。在这次研讨会上,裴向军也向公众讲述了治理背后的“科学火花”。他介绍,九寨沟在治理中,以科技为支撑,注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运用,进行了一系列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和修复的实践探索,特别是首次采用振冲碎石固基、糯米灰浆筑坝、竹锚加筋护坡、生态材料堵缝等措施,成功恢复火花海震前生态系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权威认可,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抢救修复、恢复保护、发展提升的提供了宝贵的“九寨沟经验”经验,提供了自然遗产地修复的“中国样本”。

演讲中,裴向军还特别提到,遥感技术等空间技术的运用,对于九寨沟的震后科学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遥感技术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郭华东院士则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尽管受疫情影响,郭华东没能来到现场,不过通过现场连线,他做客云端,讲述了空间信息技术与UNESCO(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当下,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数量逐年增多、面积逐年扩大、范围逐年拓展,且受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为其保护和管理提出挑战。显而易见,传统的保护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足以应付这些挑战,需不断引进科学技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保护意识,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郭华东指出空间技术在遗产保护方向大有可为,充分利用空间技术,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支撑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空间技术不仅在这次九寨沟修复中发挥作用,早之前,还曾服务非洲、东南亚等地多处世界遗产。如今,利用空间技术的多尺度观测、定量反演、综合分析和数字化表达能力,可以助力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智能管理与可持续化发展。

当天,还举行了圆桌会议、发布了会议共识。会议期间,九寨沟世界遗产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湖国家公园代表共同签署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时举行了“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九寨沟科研基地”揭牌仪式。

据了解,本次会议是由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九寨沟世界遗产管理局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作为支持单位。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