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下设单位 > 正文

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2/10 12:58:38 浏览:968

划。

第二,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发挥大院大所大学优势,高起点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水平打造西部(成都)科学城,高效率推动中国(绵阳)科技城突破性发展。启动建设电磁驱动聚变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锦屏深地实验设施和中科院成都科学中心、稻城天文科技集群项目,建成投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转化医学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四川基地建设,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建设天府实验室,布局建设省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在科研实力雄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领域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完成国家级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加快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做实做强省级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实施高新区能力提升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提档升级,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钒钛稀土、智能装备、生物育种等重大科技专项,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加强太赫兹通信技术、存储技术、光电技术、量子互联网、激光技术等领域引领性前沿技术攻关,争取原创性突破。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科研项目“揭榜制”、科研经费“包干制”和科技成果评价综合试点。实施100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深化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国防工业科技成果区域转化中心在川落地。促进核能与核技术应用、航空整机与发动机、军事电子信息、航天及卫星应用、高端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推进科技创新汇智平台建设,深化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探索“军民商”卫星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实施高分、北斗卫星应用示范,组建四川卫星资源中心。

第三,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优势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选择经济总量靠前、制造业基础扎实的重点城市和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若干特色优势产业开展试点示范,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园区。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大力培育“链主”企业。持续实施“贡嘎培优”行动,引进培育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示范品牌。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等活动。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向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倾斜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落实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聚焦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水风光气氢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三江”水电基地、凉山州风能发电基地、“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打造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支持发展氢能源。聚焦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大力发展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晶硅光伏、能源装备、多元储能等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加快推进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聚焦清洁能源应用产业,实施“电动四川”行动计划,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构建成渝氢走廊。统筹推进钒钛、稀土、锂钾、石墨、玄武岩等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开展服务业“双千升规”行动,加快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双十”培育提升行动,支持成都加快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争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成都经开区、攀钢集团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突出抓好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做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乡村振兴金融等特色金融,加大机构招引和牌照申请力度,促进金融要素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集聚。深入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实现上市公司“提质增量”。实施省级文化产业园区能力提升行动,创新“文旅 ”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办好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抓好天府旅游名县、天府旅游名牌建设,塑造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3大超级IP,大力推进冬季旅游、全域旅游,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规模化部署,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示范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芯屏存端软智网”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建设省大数据资源中心,打造国家级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制造“灯塔工厂”。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打造智慧医疗、智慧康养、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等数字应用场景。促进公共服务数字化便捷化,打造“城市大脑”和“政务中枢”。高质量完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任务。

第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精准对接国家政策投向,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创新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加大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现代农业等项目投资力度。狠抓700个省重点项目特别是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加大“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千兆光网、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充换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市政公用等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川藏铁路及其配套公路、成达万高铁、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四川段、宜宾新市至攀枝花高速、乐西高速、乐山机场、孟底沟水电站、亭子口灌区一期、岷江航电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全线通车、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力争西渝高铁等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做好引大济岷水利工程、绵遂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落实促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十二条”政策,突出抓好500个重点工业和技改项目,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专项行动,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加速落地见效。做深做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召开全省消费促进大会,举办中国(四川)国际熊猫购物节。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省级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支持办好糖酒会、酒博会、茶博会等展会。培育消费热点,发展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数字零售等新型消费,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活动。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开展县域农村数字商业试点。拓展消费新场景,实施城市商圈提升行动,打造一批文体旅商综合体、特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让内需市场活起来、热起来。

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稳步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城市整体设计,凸显文化底蕴和特色。开展城市体检评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深化“小县优城”试点和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向县城和县域副中心集中。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筑强省建设。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坚持租购并举,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8万套(间),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化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第五,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支持成都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开展省内第二批试点。联动深化“标准地”“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立体工厂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完善推广“税电指数”。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探索建设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规范发展。落实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10项重点任务,启动科技体制改革攻坚三年行动。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实施天府英才、高端引智等人才引育计划,遴选支持一批科学家和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坚持“三保一优一防”,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快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步伐。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财政直达资金监管体系,提高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效率。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资金分配与绩效结果挂钩机制。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出台税费征管保障办法,加快健全非税收入征管体系,有序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打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抓好“1+6”重大改革专项,支持成都争创全国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完成蜀道集团专业化整合、省内民用机场整合、省属企业旅游资产整合,深化四川发展、川航集团专项改革,推进省属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制定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特别利润上缴机制,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继续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坚持“多规合一”,编制完成全省三分之二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6大提升工程”“5项改革措施”,优化片区内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及应急救援等公共资源配置,统筹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新格局。实施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联、通、办”效能。深化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支持力度。开展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行动,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和改进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领域管理服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加快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严厉打击偷税逃税,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契约精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第六,扩大更高水平开放合作

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尽快打通西线主通道,开拓中线、东线通道,更好畅联“一带”和“一路”。加快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和隆昌至叙永至毕节铁路建设,加大力度协同推动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加快成兰铁路、西成铁路四川段建设,推进久马、九绵等高速公路建设。强化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功能,支持泸州、攀枝花、遂宁、达州等地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与重庆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积极推动粤桂黔滇川高铁经济带建设,推动开通“蓉欧非”铁海多式联运线路,稳定和加密铁海联运班次,提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功能。

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推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高质量运营,加强国际化集群化运营管理,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优化国际航线网络,拓展与全球主要客货运枢纽高效衔接的洲际10小时、亚洲5小时航程圈,提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功能。申建天府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引进培育基地货运航空公司和大型快递物流企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