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资讯杂谈 > 正文

四川省印发《“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1/2/22 3:49:29 浏览:1329

鼓励有条件的国有排练场所向民营院团开放;加强对剧场、演艺区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探索推进艺术产品创作生产与剧场资源的整合利用;探索剧场建设、运营、管理的科学模式,研究制定剧场运营管理规范;加强对各艺术门类领军人物和代表性艺术家的宣传推介,支持其采风创作、出川交流办展、演出、出版艺术创作成果等。

专栏1创新巴蜀文化艺术精品生产体系重点项目

重大主题创作工程: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省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精品工程,组织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或省级重点文化创作生产项目;重点扶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一带一路”题材、民族题材等创作生产。

文化精品创作(创建)工程:实施储备一批、扶持一批、推出一批舞台艺术创作滚动扶持计划;发展民族文化精品扶持、创作工程;推动巴蜀出版、重点报刊建设工程,继续抓好《巴蜀全书》编辑出版;实施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程、“美丽四川”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工程、网络视听内容建设工程。

艺术创作生产源头工程:组织实施“三个一批”(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剧本创作扶持计划和剧本孵化计划,对符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条件的优秀戏曲剧本创作项目予以支持;开展四川省戏剧文学奖评选、全民艺术普及优秀作品辅导评选;实施优秀戏剧创作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创作研讨、新作评讲、编剧培训、创作采风等活动;实施文艺评论家培养计划。

川剧振兴和地方戏曲曲艺保护传承扶持工程:开展地方戏曲曲艺、民间文艺普查调研,建立优秀保留剧目名录;大力推动名家传戏——川剧及四川曲艺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积极开展大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推进四川戏曲博物馆建设。

文艺作品展演展览平台建设工程:加强文艺作品展演展览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文艺作品评价标准和体系;适时申办国家级综合艺术盛会;实施“互联网 文艺创作”计划;推进数字艺术档案、数字美术馆建设。

美术馆画院标准化建设和美术创作收藏工程:实施“美术馆市(州)全覆盖”计划,推动美术馆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全省美术馆画院评估定级办法和标准,推动建立美术馆、画院等相关社会组织;实施全省美术馆画院专业建设提升、发展扶持计划;推动四川省美术创作收藏工程,鼓励艺术家、收藏家和社会各界向美术馆画院捐赠优秀美术作品,支持美术馆对珍贵藏品的修复保护。

巴蜀书画艺术传承创新工程:整理巴蜀书画艺术历史文献,实施巴蜀画派名家工程和巴蜀画派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开展巴蜀画风采风写生和创作研究活动;实施巴蜀画风创作研究成果国内外交流推广计划,举办巴蜀画风学术交流论坛、年度巴蜀画风创作研究成果国内外巡展等活动;开展巴蜀画风创作研究成果专题收藏。

文艺服务配送和帮扶工程:推动省级文艺院团演出服务配送工程,支持各级文艺院团深入基层进行公益性展演、巡演以及多种形式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深化“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实施“三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

四、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服务项目和流程;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推动区域间、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探索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入户,推进图书报刊进家庭工程建设;推进藏区州、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引导和推动广电机构、社会机构在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建立10000个广播影视服务网点。

(二)加快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基层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化,加快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对未达标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进行新建和改(扩)建。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深入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文化传承行动,围绕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文体活动等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推动县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监测台和数字影院基础设施设备达标升级,全面提升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制播能力和承载能力。

(三)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开展“按需点单”服务;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开展以流动文化车为主要形式的流动文化服务;大力实施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推进红色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各类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加强区域文化机构合作,促进成渝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整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资源,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管理云平台;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和绩效考评制度,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探索推广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大力推进民办文化机构发展。

(五)实施广播影视惠民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建设,力争本地节目数字化覆盖率从40提升至80,完成全省无线覆盖数字化转换;建立完善省、市、县电影放映监管平台,切实加强放映监管;做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影片放映,切实解决外出务工群体看电影难问题;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推动全民阅读立法,推广数字阅读,逐步建立免费赠阅体系;加快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善传输覆盖网络和接收终端,实现全省行政村广播村村响;建成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应急指挥调控平台。

(六)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资金的倾斜力度;盘活贫困地区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村文化室达标建设力度;加强贫困地区文化流动服务建设;实施文化惠民演出行动;指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做好文化与旅游、农业、生态等融合发展规划,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等产业,打造红色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鼓励乡村和民族地区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商品和乡村民宿旅游项目,支持其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贫困地区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率、地方节目数字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8、80,推动“贫困乡村”变“视听乡村”。

(七)深入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文化传承行动。加强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筹划建设一批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评选一批传统民居、传统街区、古村落、传统名镇以及民俗文化和民俗工艺传承人;实施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利用传统民俗节日,开展春节庙会、元宵灯会、中秋摆塔等文化活动;加强历史文化网上传播,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历史文化网上展播平台。

专栏2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项目

文化精准扶贫项目:推动88个贫困县县级数字电影院达标、应急广播平台标准化建设和村级文化室建设,配备流动文化车;建成11501个贫困村阅报栏;对未达标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进行新建或改(扩)建;推动文化扶贫数字下乡、基层书屋数字化工程;推动阅读服务创新工程、高清视听惠民普及工程;开展农民就业和致富增收技能免费培训,搭建农村文化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乡村文化风貌塑造工程、“一村一品”文化项目打造工程、文化“能工巧匠”培养工程;开展藏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法律七进”活动。

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推进四川大剧院、四川剧场、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市(州)级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性博物馆、文物大县博物馆及无博物馆县文物库房建设工程;实施广播电视台升级达标工程、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达标工程、监测台标准化建设项目、县城数字影院达标改造项目、农家(社区)书屋提档升级工程、乡镇固定数字电影放映点建设、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网点标准化建设工程。

民族文化“春雨工程”:组织民族地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制定对口援助工作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汉藏文化交流活动”和四川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实施社会文化组织培育工程、广播影视数字化高清化全覆盖工程、四川应急广播建设工程;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建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资源库;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建设;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地方资源库建设;实施免费开放提升工程、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开展“书香四川”、“书香天府”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行动,开展“畅享院坝”、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和汉藏文化交流等品牌文化惠民活动;实施“阳光工程”——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行动计划,建立文化志愿者及服务项目的数据库;实施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

特殊群体文化产品扶持计划: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特殊群体文化服务品牌;推进文化系统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

公共文化“5 3”发展格局:在成都经济区打造“互联网 公共文化创意示范区”;在川南经济区打造“公共文化 产业整合示范区”,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在川东北经济区打造“公共文化 资源开发融合发展示范区”;在攀西经济区打造“公共文化 工业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川西北经济区打造“公共文化 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入实施“互联网 公共文化服务”行动计划。

五、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统筹巴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古蜀文明、历史名人、巴文化、三国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道教文化、峨眉武术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巴蜀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行动计划,推动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态和业态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增强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建立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研究基地,加强文化遗产和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巴蜀文化优秀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弘扬巴蜀文化精神,传承传播优秀巴蜀文明成果。

(二)加强文物保护。加大全国重点和省级文物单位保护力度,推进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做好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加快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中的文物保护单位抢救保护;推进蜀道申遗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文博队伍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文博 、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提升文物安全监管能力和文物安全防范水平,严格文物执法,强化文物督察。

(三)发展博物馆事业。推进市级综合性博物馆、文物大县博物馆及“三区”博物馆建设;发展特色专题博物馆,构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层次科学、种类完备的博物馆体系;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提升博物馆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服务智能水平;提高博物馆陈列展示和社会服务水平,推动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的长效机制;加强三线工业遗产实物、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加强藏品保护,重点实施馆藏珍贵文物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工程,强化博物馆安全防范,提升基层文管所文物库房设施设备水平;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加快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建设;改革财政供养博物馆开放时间,推动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延时错时开放,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效应,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强文物展示利用。推动文物保护成果创造性转化,促进文物保护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生态旅游等相结合;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抓好巴蜀典籍推荐和宣传,逐步形成巴蜀文化鲜明、民族文化浓郁、形式多样、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博创意产品体系;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文物资源,开发一系列文化研修主题的研学旅行产品,加大打击文物走私力度;扩大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

专栏3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 重庆租车自驾游路线推荐,这几条总有你用得上的04-30

    来源时间为:2023-05-17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chromeFirefox全部频道:购……

  • 郑中设计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3()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一)报告期内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从建立之初就将原创设计业务放……

  • 一叶知秋!今年最美的20处秋景04-29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1月摄影/魏群琪阿勒泰的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海拔1390米。这里屡屡……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