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资讯杂谈 > 正文

四川省印发《“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1/2/22 3:49:29 浏览:1332

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重点项目

巴蜀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巴蜀文化传承创新行动计划,建立巴蜀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实施一批巴蜀文化重点项目和工程;开展“互联网 巴蜀文化”行动,建设开放型、多领域、全方位的应用管理服务体系。

古蜀文明传承创新工程:实施古蜀文明探源研究和蜀王世系探索与断代工程,建立国际古蜀文明研究基地;推动古蜀文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等古蜀文明遗址保护利用工程。

文物保护展示重点工程:加强川渝石窟、茶马古道、巴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保护展示;开展蜀道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申报;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强化传统村落和藏区、彝区、羌区文物保护利用,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和名人名士文化保护;建成四川考古体验馆,实施文物平安工程。

博物馆体系建设工程:实施四川博物院改扩建工程;建成广安市博物馆、资阳市博物馆;建设巴中市博物馆、眉山市博物馆、内江市博物馆、南充市博物馆、遂宁市博物馆;启动乐山市博物馆、凉山州博物馆建设;启动“三区”和文物大县博物馆建设,实施国家一级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工程;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应用,推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和示范基地建设。

古籍文献保护计划:建立完善古籍普查、修复、保存、宣传和利用工作机制,实现古籍的再生性保护,有效抢救保护古籍资料、民国文献;建立省级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和古籍保护单位动态复查机制。

四川历史名人研究及文化传承工程:按照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在四川有遗迹遗址遗存和研究基础的标准,精心选择一批历史名人,建立全国性的研究基地和传播中心;举办系列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开展四川名人手稿征集和口述历史资料征集工作,建立反映四川名人手稿资料库和口述历史资料库。

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一)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抓好蜀锦、蜀绣、藏族唐卡、彝族火把节、羌族刺绣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加强羌族文化、格萨尔文化、摩梭文化、传统村落的保护。

(二)推进非遗的合理利用和创新发展。运用“互联网 ”“非遗 ”在非遗传承人和市场之间搭建非遗项目推广、展示、销售平台,促进非遗技艺走进当代生活。

(三)加强四川非遗宣传传播。启动第三、四批省级非遗名录图典的编撰工作;推动实施国家级、省级非遗影像建设;创新思路和方式,提升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办展办节水平。

(四)强化非遗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建设非遗专家队伍,完善、充实省级非遗专家库,开展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面向全社会招募培训非遗保护志愿者。

(五)完善非遗展示场馆、传习所建设。加强省非遗保护中心展示馆建设,鼓励支持各地通过多种经费投入渠道,把各类非遗展示馆、传习所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免费开放范围;鼓励支持国家级、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非遗企业设立非遗项目收藏研究、传承传习、展示宣传场所。

专栏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点项目

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制定传统工艺振兴名录,鼓励和支持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培训;设立传统工艺和手工艺销售平台,设立展示展销基地(窗口);举办传统工艺比赛、四川省传统工艺展览;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非遗资源调查工程:开展全省非遗资源调查,建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数据库;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实现非遗资源、数据社会共享。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全面记录我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传统技艺流程、代表剧(节)目、仪式规程等信息,对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

国家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工程: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依托,根据项目的分布状况,统筹建设一批传统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民俗活动类非遗项目保护利用设施。

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完善非遗数字化技术标准,建设数字非遗中心(馆),集成四川省非遗传承人宣传推广平台,推动实施国家级、省级非遗影像建设。

七、增强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一)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文化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项目建设,优化“一核四区”的区域布局;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核心,立足创新、强化融合,充分发挥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区带动作用,打造成德绵文化创新示范带;以巴蜀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川酒文化、川茶文化等为重点,加快梳理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效率,加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品位较高、综合效益突出的文化旅游示范区,推出一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品牌,全面推进川西、川中、川南、川东北文化产业发展区建设。

(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和扶持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和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聚集区发展的质量效益;实施数字内容动漫游戏产业重点项目;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向集约化发展,推进重点文化产业展会向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方向转型升级。

(三)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加强文化内容生产,不断创新服务业态,持续丰富文化产品内涵和视听应用;运用高新技术加速产业升级改造,出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政策意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教育、信息、物流、广告等产业融合,形成涵盖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版权、影视、音乐等现代门类的产业体系;构建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集群。

(四)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打造具有创新技术、迎合市场的文化特色产品;建设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促推音乐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四川音乐品牌,建设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音乐生产地、乐器集散地、版权交易地和演出集聚地,将成都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创意文化中心和音乐之都。

(五)培育文化企业主体。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产业集团;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媒体兼并重组;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和各类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扶持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完善文化产业公共服务,提高信息咨询、项目推广、电子商务、财税支持、金融服务、统计分析、人才培训、产权交易、创意设计、技术支撑等方面服务能力;打造跨界跨域经营产业链,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在全省范围内有序流动。

(六)努力扩大文化消费。继续办好四川文化消费节,在成都、泸州等地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鼓励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探索建立扩大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通过调整文化产品的供需结构,促进由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专栏5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

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工程:结合发展集聚区建设,融合发展平台打造项目,开发一批四川特色文博创意产品;重点依托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实施四川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打造工程;依托国家动漫游戏振兴(四川)基地,实现动漫游戏产业提质转型升级发展,加快以“互联网 文化”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工程: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推进李白文化产业园、南龛文化产业园、自贡彩灯文化产业园、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眉山东坡文化产业园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建设:以藏、羌、彝民族文化资源产业转化为基础,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以九寨沟环线为中心,香格里拉文化生态旅游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为支撑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的整体布局。

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文化产业项目服务、文化消费服务、人才培养培训等平台;健全文化企业征信体系、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文化企业上市资源储备库,鼓励四川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工程等文化产业类投资基金发展;支持建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文化金融合作项目。

新型文化业态打造工程:推进“熊猫梦工场”新天府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西部文化产业中心、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发展农村T2O电商项目、智慧家庭物联网项目;搭建出版物供应链协同平台、文轩数字出版云平台;建立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四川文化视听云计算及家庭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峨影集团“云院线”“峨影·1958”视听公园文创孵化器;建立西部文化物流配送基地(二期);树立四川电影文化新地标;建立四川出版传媒中心,推动攀枝花印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施智慧广电推进工程、版权示范创建工程和绿色印刷推广工程;建设“互联网 ”大熊猫文化创意实体产品设计、数字产品设计与开发服务平台。

音乐产业发展工程:推动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成都基地建设,实施优秀原创影视音乐节目创优工程;推进成都城市音乐厅、四川“音乐之家”、四川虚拟电子音乐平台、数字娱乐电子商务平台、四川民族音乐推广平台、四川民间音乐数字资源库等项目建设;实施“四川音乐季”特色品牌打造工程;举办中国成都汽车音乐节、成都风暴电子音乐节、成都国际诗歌音乐节、成都创客音乐会和乐动蓉城月末惠民音乐会等;推动传统音乐、演艺与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音乐、动漫游戏融合发展。

八、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一)提升文化市场服务水平。推进文化市场业态发展,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丰富文化产品与服务,鼓励引导文化市场转型升级;鼓励文化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能力。

(二)建设文化市场服务品牌。通过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转型升级、演艺院线建设、特色艺术品市场建设、旅游演出和农村演出市场培育、绿色网络游戏建设,打造文化市场优秀品牌;支持川剧、自贡彩灯、苴却砚、南红玛瑙等优秀文化市场产品“走出国门”;搭建全省文化市场产品和服务宣传推广平台。

(三)强化文化市场政务服务。依托第三方机构加强文化市场发展研究,扶持各门类文化市场发展;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广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构建信用信息体系;建立健全与其他部门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及联合惩戒机制。

(四)完善综合执法机构和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明确职能职责,落实综合执法保障;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及其资格管理,提升全省综合执法水平和能力;建立综合执法标准规范,落实综合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推进行政执法在线办理,实现信息互通共享、视频监管、在线监测、移动执法、电子案卷等功能。

专栏6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项目

文化市场产品推介平台建设工程:建设移动互联网文化产品服务推介平台,扶持特色艺术品、旅游演出和农村演出等市场;建立健全市场审批、政府市场服务及监管数字平台。

文化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建设文化市场基础数据库,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记录;探索实施文化市场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建立警示名单和黑名单制度。

数字化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工程:推动信息化建设和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深度融合,提升综合执法效能,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开放、透明、便民的执法机制。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技术监管平台工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 重庆租车自驾游路线推荐,这几条总有你用得上的04-30

    来源时间为:2023-05-17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chromeFirefox全部频道:购……

  • 郑中设计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3()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一)报告期内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从建立之初就将原创设计业务放……

  • 一叶知秋!今年最美的20处秋景04-29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1月摄影/魏群琪阿勒泰的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海拔1390米。这里屡屡……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