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九寨沟 > 下设单位 > 正文

绵阳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规划

发布日期:2024/3/5 13:36:26 浏览:60

救援物资紧急动员能力。

三、强化应急救援装备保障

加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保障。改善和提升应急救援装备水平,为应急救援队伍配置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应急处置专业器械设施和安全防护装备,实现配置现代化和配备合理化。加强政企合作,引导特殊行业企业有针对性地增加应急器材配备。因地制宜重点配备应急救援和工程抢险等大型装备、特种设备及器材,包括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石油化工救火等设备,地质、地震、抗洪抢险等重大自然灾害大型救援装备,应急指挥、通信、运输和救援车辆,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检验、消除等特种设备。完善社会救援装备征用制度,大型专用应急救援设备统筹调用征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健全权责明晰、协同联动、运转高效的应急抢险装备保障机制。建立应急抢险装备器材紧急调用和征用补偿机制。

四、加强捐赠物资管理工作

建立社会捐赠管理制度,畅通社会捐赠渠道。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接受应急捐赠的咨询和工作联系方式、捐赠款项专项帐户等信息。对接受的社会捐赠财物实行统一接受、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建立受赠财物的使用制度和专账财务核算制度。接受捐赠的情况、受赠财物的管理情况和使用情况及时在媒体上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节提升应急管理依法治理水平

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应急管理依法治理水平。

一、建强应急管理干部队伍

根据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新阶段形势需要,科学配置专业干部人才,解决人才不足、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逐步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市、县(市、区)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有计划地开展应急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在应急指挥、应急救援、安全生产执法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显著提升。

二、大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细化实施意见和落实措施。完善干部职工学法普法制度,常态化开展法治培训,提高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建立完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大力开展“法律七进”、“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普法宣传活动,提升全民法治意识。组织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用真实案例教育干部职工时刻警钟长鸣。

三、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整合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震减灾、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行政监管职能,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健全完善市、县(市、区)、园区、乡镇(街道)监管执法体系,配齐配强专职监管执法人员,合理划分应急管理执法权责,明确执法范围、执法重点,实施分级分类执法。建设“互联网 ”综合监管执法平台系统,完善执法装备配备,提升执法信息化水平。加强应急管理执法检查跨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增强执法合力。

四、强化应急管理执法监督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执法监督,常态化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完善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机制。科学制定监督检查计划,避免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监督管理,开展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依法严惩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五、健全完善行政审批制度

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落实政务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工作方案,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依托“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践行“最多跑一次”服务群众理念,确保应急管理行政审批事项各项指标在全省保持前列。

第七节提高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以中国科学城大数据中心为依托,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升指挥协调、风险防范、救援处置和监管执法等能力。

一、加快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

建设绵阳市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信息化系统,采用“模块化、组件化、智能化”设计,打破传统“烟囱式”系统建设模式,提供“一站式”访问服务,实现服务与应用的便捷访问和数据可视化展现。强化与省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的对接,建设市级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终端安全、可视化运维、感知网安全防护等子系统。指导县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确保上下联通、无缝衔接。

二、推动行业部门应急管理信息融合

协调推动交通、林业、住建、水利、气象、自然资源、危化品监管、特种设备等行业部门的专业领域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专业领域灾害风险的综合监测、智能评估、趋势分析和精准预警,提升综合预警监测能力。配合省应急管理厅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系统,实现本级各类重点企业、自然灾害风险在线监测。推动各级行业部门信息平台数据的交换、共享和整合,构建完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渠道,为信息化深度应用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按照应急部统一部署,利用“天目网”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的感知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天空地一体综合减灾工作。

三、提升应急通讯保障能力

结合各县(市、区)实际,开展应急通信装备建设和专业通信保障队伍建设,保障应急救援现场通信全天候、全地域、全时段畅通。构建应急卫星通信网,按需配备卫星便携站、“动中通”卫星车载站和北斗、天通等通信终端,满足道路中断、电源故障、公共通信网络故障或损毁等极端情况下卫星定位、短报文、语音等通信需要。建设本地应急窄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按需配备车载、手持等通信终端,提升应急通信保障和指挥调度能力。建设公网无线通信系统,按需配备便携式LTE专网基站及配套终端,在极端情况下,将现场音视频信号及时回传现场指挥部、后方指挥中心。建设1支市级通信保障队伍,在偏远地区建设4支县级应急通信保障小组。

四、提升信息系统和网络运维能力

积极探索运维服务模式,健全本地化运维运行保障机制,强化市、县(市、区)各级运维团队技术能力。组建市本级运维管理团队,配备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应急信息化平台日常管理和运维人员,负责本级建设的应急管理业务系统运维管理和安全保障。通过购买专业服务、聘请专业机构等方式对应急管理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提升应急管理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防护。对于部署在本地政务云的业务系统,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运维管理和安全保障。强化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对信息化平台稳定可靠运行的支持保障。

第八节提升应急管理群防群治水平

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各级各类应急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积极推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建立社会协同防范体系,大力提高群防群治水平。

一、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持续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机制创新、制度建设、支撑保障、预案管理等重点工作。建立集约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机制,形成以政府力量为主,村(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公民个人协同参与的应急格局。健全基层乡镇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细化职能职责,全面落实基层应急管理人员配备。将应急管理纳入村(居)委会、社区等基层群众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工作职责。组建乡镇和村(社区)应急分队,建成以区域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为主力,乡镇(街道)应急队和村(社区)应急分队为辅助的“一主两辅”基层应急力量体系。推动基层救援站点联动,科学配备必要救援设备,有效提升基层先期救援和处置能力。完善村(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村(社区)微型消防救援站,增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应急功能。

二、开展应急文化建设与宣教

创新防灾减灾文化宣传载体,彰显绵阳减灾文化特色。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示范社区、安全社区、应急体验中心建设。完善应急科普基础设施,推动应急科普宣教场馆、教育基地等建设,支持企业建设面向公众的培训演练和自救互救体验馆。推进应急宣传“五进”工作,完善公众应急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作用,开展知识宣讲、技能培训、案例解读、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开发制作电视专题宣传片、公开课、微视频、公益广告等,提高公众安全应急文化素质。

三、开展应急管理业务培训

健全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开展应急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各级党政干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培训;开展具体从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人员、监察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业务提升培训,整体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完善高危行业安全教育体系,加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业务培训,推动全市安全技能培训考核体系建设。提档升级绵阳市安全生产考试分中心直属考点建设,建设2个特种作业实际操作考试点,鼓励规模化企业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实训基地。

四、开展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训练

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易燃易爆等重点行业,以及交通运输、旅游、教育等行业从业人员救援能力专业培训;把应急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健全完善学校应急教育体系。加强以自救互救为核心的应急技能培训,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应急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应急志愿者组织建设,提升志愿者应急技能;推动企业、学校、人员密集场所、自然灾害易发点普遍开展疏散逃生、应急避险等方面的群众性应急演练。

五、打造社会协同防范体系

健全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动员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强化公众自防自治、群防群治、自救互救等协同联动能力,完善突发事件社会协同防范应对体系。完善市场化应急服务机制,加快建设主体多元、覆盖全面、机制灵活的应急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自然灾害防治、安全生产评价等第三方机构,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探索多渠道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强化保险机构灾害事故预防和灾后补偿服务,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巨灾保险,完善安全风险分担机制。推动保险机构、第三方机构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服务,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灾后救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

六、推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

积极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安全社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网格重要工作内容,构建应急管理网格化管控体系。落实《社区(村)综合减灾服务规范》《社区(村)自然灾害基本生活救助服务规范》和《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推进基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创建工作创造条件。

第五章重点工程

第一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

一、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工程以中国科学城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实现基础数据共建共享。建立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风险和安全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 税惠赋能助力成长,春风送暖护航发展05-17

    来源时间为:2024-05-11税惠赋能助力成长,春风送暖护航发展2024年05月11日20时31分来源:四川税务微信公众号【字体:】我省各地税务部门深入开展2……

  • 官方公开曝光!事关“救命钱”!05-17

    来源时间为:2023-06-282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对10个法院判定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的典型案例予以曝光,涉及伪造住院、伪造病历、伪造票据、虚开诊疗项目、虚开……

  • 九寨沟景区今年接待游客已突破400万人次05-16

    来源时间为:2023-11-03记者从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获悉,截至11月2日,九寨沟景区全年接待游客已突破400万人次,达4007279人次,比2022年同比增长……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